当前位置:首页

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有约·局长进站”活动

“三见面”机制破解建议办理难题

来源: 法治日报  浏览字号:
  近日,一场直面问题的“民生对话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火热进行。
  在“代表有约·局长进站”活动现场,7名基层人大代表与昌吉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市卫健委、市税务局等部门负责人围桌而坐,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社区医院建设提速、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七大民生议题展开深度互动。
  这场“零距离”的恳谈、沟通,是昌吉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民声”变“民生”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犀利发问与郑重承诺的碰撞
  会议伊始,一份通报直指核心:昌吉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首轮监督显示,个别建议办理未与代表面商或仅通过电话沟通。“程序衔接不紧”“沟通深度不足”等问题被摆上桌面。
  “大气治理事关千家万户,建议办理过程如何让代表全程深度参与?”面对犀利提问,昌吉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人表示将立即优化流程,在方案研究、过程推进、办结答复三个环节与代表面对面通气。
  昌吉市人大代表张志娟问道:“社区医院建设提速,代表监督权如何保障?”昌吉市卫健委负责人回应:“我们正在制定‘代表参与式评估’方案,诚邀您实地参与、现场反馈。”
  短短两小时内,七大类民生建议逐一“会诊”。代表问得细、问得深,部门负责人答得实、答得清,每一条回应都带着“具体措施+明确时限”的硬核承诺。一问一答间,是民意的直抒胸臆,更是责任的千斤重担。
  “三见面”机制打通落实“梗阻”
  针对“沟通软肋”问题,在此次活动中也找到了系统化“药方”——“三见面”机制,即方案研究必见面、办理中期必见面、办结答复必见面。
  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永新表示,代表约见不是挑刺,而是共谋良策,要将“方案、措施、责任、时限‘四落实’”与“三见面”机制深度融入建议办理全流程,推动办理工作从“纸面回复”转向“落地见效”。
  活动现场形成的《建议办理改进清单》明确,电话沟通建议全部纳入面对面沟通补正清单。
  定制化方案让“金点子”结硕果
  “农村合作社成员个税问题,得到了‘定制化’办理方案。”昌吉市中山路街道小渠子三村党支部书记马万忠深有感触。被听见、被重视、有回响,这便是民意落地的动人图景。
  自2024年创新推出“代表有约”机制以来,昌吉市已推动解决76件群众急难愁盼和发展问题,此次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认识提站位、问题导向强责任、优化保障固长效”三大行动路径。
  “把代表建议作为重点工作,压实责任链条,确保每一条有价值的建议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昌吉市副市长侯亮表示。(记者 潘从武)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