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济南:推动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通讯员 王明启源 李晓童
端午芒种之后,夏日的华章早已翻开绿荫的扉页。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让济南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可感可及。
森林公园智慧健身步道经20余天的分段施工后,全部完成彩色喷涂,焕然一新。该步道总长2300米,宽6米,是民生实事项目“高标准打造万米公园智慧健身步道”之一。在这种有智能数据设备的健身步道进行晨练,每一组数据都在为健康加油。
槐荫区兴济河南段沿岸环境脏乱差治理民生实事项目完工,经过河道疏浚、景观绿化、建设休闲广场等,沿岸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总投资13.5亿元的港九路拓宽改造民生实事项目已全线通车,使历城区芦南村沿线群众的生活因路而美、因路而富。
如何推动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袁淑玲表示,市人大建立“三链条”工作模式——“民生实事可感可及、人大监督落地落细、部门实施抓紧抓实”,我们以带着情怀、带着敬畏、带着担当、带着责任的“四个带着”工作理念,运用立体式、监理式、点穴式“三种监督方式”,构建市、区县、镇街三级人大协同机制,既强化了全过程监督,又压实了部门责任,推动民生实事真正办实办好、惠及群众。
紧扣更高质量,推进立体式监督
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市、区县、镇街三级人大协同开展监督,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多种监督方式,形成“线上+线下”、“明察+暗访”、“定期+随机”的立体化监督网络,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无盲区、全覆盖。
“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是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民生实事项目。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该项工作,加强与区县、镇街人大的联系协同,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走访养老机构、社区照护中心,重点查看失智专区设施配备、专业护理人员配置及政府补贴落实情况。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针对失智老年人照护床位不足、家庭支持政策薄弱等问题提出整改清单。推动政策完善,督促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明确要求新增专业照护床位,将失智筛查纳入社区免费体检项目。建立季度督办机制,对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护航最大民生,推进监理式监督
按照“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要求开展监督工作,实行“一项目一监督组”,聚焦全环节、全过程、全链条跟踪问效。
2月26日,2025年济南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济南“预付宝”正式上线,成为全国首创“政府推动、平台保障、银行支持、商家积极、消费者满意”的预付消费“信托式”监管新模式。
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以“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的形式,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织密监督网,做到“事前参与、事中督查、事后评价”。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预付消费领域调研,通过代表建议督办推动加快平台建设,对相关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开展持续监督与效果评估,为消费者的预付消费增加一把安全锁。
聚焦代表履职,推进点穴式监督
五级人大代表进行联动,形成聚合效应,通过集中视察、执法检查、代表建议督办等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精准监督。
提升燃气设施安全水平,守护市民“安燃”用气,是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燃气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立法调研和专项监督,通过督促更换燃气软管等安全措施,推动全市排查燃气用户200余万户,整改隐患1.2万处。市能源集团以“为民办实事,敲门护安燃”为主题,累计完成96.2万户燃气表、139.4万户燃气软管及132.2万户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的更新改造工作,构建三维立体防控体系,全面筑牢城市燃气安全防线。
创新监督矩阵,提升监督质效
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五个一”监督矩阵,通过“出台一个监督办法、推动创建一批示范点、开展一系列专项监督活动、集中开展一次宣传展示、举办一场创新案例分享会”,切实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同时,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录制《今晚不关机:民生实事可感可及,人大监督落地落细》电视节目,将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融合,助推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从智慧健身步道到燃气安全改造,从预付消费保障到失智老年人照护,扎实有效的人大监督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温度。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