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一份代表建议,推动跨市便民公交开通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7月11日清晨,一辆黄绿色18座客车稳稳停在南京地铁2号线羊山公园站口,接上正等候在此的乘客,向宁扬长江大桥驶去。这条“南京-仪征-扬州”定制客运专线刚正式运行不久,解决了许多群众早晚往返宁扬两市的麻烦事。线路的开通,源于省人大代表、南京栖霞古寺住持隆相的一条建议 。
  “开通这条线路,最初的想法源于一次代表活动。”活动中,群众向隆相反映,位于长江两岸的南京龙潭、扬州仪征虽然今年初开通了过江通道,但尚未开通客运班线,导致多数公共交通车辆选择绕行其他过江通道,“大桥的开通,并没有完全改善两岸多地普通群众的出行。”
  在龙潭街道帮助下,隆相调研发现,江南的南京栖霞区栖霞、西岗、龙潭等街道和镇江句容市宝华镇、下蜀镇,与江北的扬州仪征市一直有大量人员往来需求。当下龙潭等地群众乘公交绕栖霞山长江大桥到仪征市区需花3小时以上,但走新开通的宁扬长江大桥只需半小时至一小时。两岸居民切盼开通这样的直达公交车。隆相感到,此举不仅回应群众呼声,也能更好发挥宁扬长江大桥促进宁镇扬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的纽带作用。为此,他提出3条公交线路备选,并详细论证可行性,带到今年省人代会上。
  收到建议,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组第一时间研究分析。“代表建议立足促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站位高同时切口小,方案具体,支撑力和操作性比较强,为建议办理打下坚实基础。”大会议案组负责人评价说。
  随后,建议被精准交由省交通运输厅主办,南京、扬州两市人民政府会办。主办单位及时指导会办单位进行可行性调研和实地勘察。不过,难度比预想要大。两市交通运输局分析,从安全角度看,3条建议线路长的有75公里,短的也有约40公里,均大大超过常规城市公交的运营服务里程——目前我省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20.3公里,其中省内毗邻公交线路平均长度约为25公里。沿途复杂的路况、车况、人员情况,以及驾驶员需长时间、高强度工作,都是安全风险点。从运营成本看,3个方案均需经过高速公路,需依法使用一人一座车辆并配备安全带,购车费用约110万元;按每天运行2个往返班算,每年过桥费就需12.4万元,年运营总成本达185万元,这还不算对场站、充电补给等的升级改造。从需求看,两地群众跨江出行以探亲访友、旅游等为主,公交主要满足通勤、就医等城市生活出行需求。会办方综合考虑后,当面向代表解释了上述办理难点,代表对无法按照所提建议开通表示了理解。
  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成率。为落实上述要求,进一步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创新工作方式,组织开展承办单位走访代表、代表走进承办单位,以“双走”活动再次推动建议办理,隆相代表的建议被纳入其中。在各方努力下,省交通运输厅再次牵头研究办理方案。“考虑到群众出行无小事,我们借鉴外地做法,创新提出开通兼具灵活性、便捷性的定制客运线路的设想。”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说。
  6月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组织相关承办单位赴栖霞寺,主会办单位现场提出了开行“南京地铁2号线仙林中心—宁扬长江大桥—扬州西部客运枢纽”定制客运班线的方案。记者看到,该方案由南京、扬州两地道路客运企业各投入两辆18座客运车辆,每天在两地固定往返8次,共9个站点,单程约75公里,全程运时约2小时,其中栖霞到仪征从宁扬大桥直接过江,将两地群众的通勤时间,从1个半小时缩短到40分钟,乘客可在车站窗口或“巴士管家”APP和交南网小程序等购票,也能通过扫描各个定制站点站牌背后的二维码实时购票,选择合适的上下车点。
  “原先南京、扬州两市的答复,我已表示理解,对两市同志主动与我沟通情况、解释困难的做法已经很满意。这次,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和两市一起,又带着新的方案来与我再次沟通,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站点更加合理,票价不高,充分考虑了群众需求,我更加满意。”隆相代表对整体办理表示了高度认同。

  为把好事办好,有关各方在车型选择、线路审批、站点设置等环节打开绿色通道,推动项目从建议到落地仅用时1个月。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视客流情况,适时调整班次计划、定制站点,方便群众的同时,激发沿线旅游活力。”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