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阳人大:问诊“关键小事” 守护“稳稳”幸福

来源: 河南人大网  浏览字号: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电梯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种设备,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6月27日上午9时,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一场聚焦电梯安全监管的专题询问会准时拉开帷幕。
  一部5分钟的电梯安全宣传片率先登场,以直观画面普及安全常识,为公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打底筑基”。随后,2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化身“考官”,直奔责任落实、问题痛点,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两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展开询问。应询单位负责人讲工作、讲症结、讲举措,不遮不掩,诚恳作答。常委会组成人员当场对应答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旁听会议的在校大学生和其他公民全程见证。
  “愁盼”是什么:选准安全生产监督靶心
  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市六届人大常委会把安全生产作为本届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持续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专题询问等方式,一年接着一年督,紧盯不放,久久为功。针对安全生产点多面广的特点,坚持聚焦群众关切,面上推动、“点”上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解决具体问题,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效。
  “去年常委会对城市消防栓建设进行了专题监督调研,今年,我们就人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电梯安全问题听取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据了解,针对电梯安全开展专项监督在全省人大还是第一次。”市人大社建委负责同志表示,“推动解决电梯安全问题,是我市今年学习教育中坚持开门教育、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我们着力扎实做好各环节工作,确保把问题找准、意见提实。”
  “小切口”聚焦,“真、实、准”发问,是本次专题询问的鲜明基调。为做足问前准备,5月28日至29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行业专家组成的调研组,深入部分住宅小区,实地调研电梯安全管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应急处置等情况,充分听取业主代表、物业和电梯维保单位的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6月26日召开的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报告,同时一并听取了市住建局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电梯使用安全工作情况、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关于服务保障电梯安全监管使用情况的报告,为本次专题询问靶向发力打下坚实基础。
  堵点在哪里:在问答中厘清症结
  “请介绍一下我市在用电梯的基本情况,你们在电梯安全监管中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少明率先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问。
  “目前全市共有电梯36186台,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有805台,‘三无’电梯569台。我们对全市电梯实行分类台账管理,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向阳熟练作答,“我们将老旧电梯改造纳入政府民生项目,争取超长期国债支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三无’电梯问题,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出台专项治理方案,已完成隐患整改349台。”
  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较多的电梯维保不及时不到位问题,张向阳指出了问题所在并给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主要原因在于维保公司的无序竞争压低了服务价格,导致服务缩水,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将进一步推行无纸化维保,有效加强对维保的全过程进行保存、查询、追溯,最大程度把维保公司的责任压实。目前全市已经对1.5万余台电梯推行无纸化维保。同时,还有些连锁物业公司从信阳抽走物业费挪作他用,导致电梯维保费的拖欠等问题,建议市人大在物业立法时对这类问题制定限制条款。”
  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与环保的优势,已成为城市短途出行的“主力军”。然而,随之而来的“乘梯上楼”、“入户充电”等行为,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风险。
  “请问你们在加强电梯消防安全监管中做了哪些工作,对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宣传、劝导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如何进行督促整改?”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奚启锋聚焦民生关切,向市消防救援支队抛出一连串直接之问。
  “我们依托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工作,疏堵结合,加大老旧小区电动车自行车充电设施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全市新建集中式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5.6万余个,安装电梯智能识别电动自行车入梯阻止系统987个……”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王伟用客观真实的做法回应群众关切。
  “根据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开展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请问你们在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请市消防救援支队介绍近年来全市电梯困人警情的总体情况,以及发生电梯困人警情时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处置?”
  ……
  问,直指症结要害;答,坦诚直面问题。近两个小时的专题询问,不仅奏响了人大监督强音,拧紧了电梯安全监管的“责任链条”,更将“安全无小事”的治理温度,传递至民心深处。
  向何处着力:作出审议意见交办
  电梯维保未能按要求严格落实,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还有缺口,公众文明乘梯安全常识宣传普及有待加强,等等,针对这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形成强化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提升电梯维保质量水平、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增强电梯使用安全意识四个方面的审议意见,交市人民政府办理。
  审议意见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对当前电梯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与住建、消防、供电等部门定期对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开展电梯维保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低价恶性竞争,杜绝“以修代保”等违规行为;优化完善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政策,推行“先修后审”应急使用机制,缩短资金拨付时限,对信誉服务好、技术力量优的电梯维保企业,探索在专项维修资金中实行预付款制度,减轻企业运营压力。
  “市人大常委会以电梯安全这一‘小切口’精准监督,推动解决具体问题,提升了监督实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监督的力度和温度。”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李莹对专题询问如是评价。
  全程旁听的公民付东升感触颇深:“这次询问会,让我感受到人大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也普及了宝贵的电梯安全知识。相信在各方合力之下,电梯安全一定更有保障!”
  电梯安全系万家。当3.6万余台电梯的安全监管被置于人大监督的聚光灯下,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网也更加坚实。“必须时刻拧紧‘思想安全’总开关,切实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和‘监督防线’,以务实举措织密电梯‘安全网’,守护群众出行‘第一步’。”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积极借鉴外地电梯安全立法、作出决议决定的成熟经验,探索推进电梯安全领域的“小切口”立法工作,进一步强化电梯安全法治供给。

  这场聚焦“关键小事”的监督实践,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鲜活注脚,必将推动安全责任更深传导、更实落地,让“稳稳的幸福”随每一次电梯的平稳升降,融入市民日常。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