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崇明长兴镇:基层实践站打通代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 “上海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在崇明长兴岛东部,渔港佳苑社区承载着7400多名居民群众和产业工人的梦想与希望。在这里,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五心恒俪”基层实践站像一座桥,连接着人大代表与广大群众。翻开实践站的时光手册,群众的心声、代表的回应,实践站跟踪督办、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被详细记录在册。
  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有时候回家晚了,小区里的车棚都停满了,电动自行车根本没地方停。”“架空层里,杂物乱堆乱放,既不安全也不美观。”“儿童游乐场年代久了,有些地方地胶破损,上次孩子差点被绊倒,太不安全了!”
  近年来,长兴镇人大积极推进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活动,探索创新“人大代表+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帮助代表更及时、更精准地听取民情、吸纳民意和汇集民智,打通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每个月的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日总是实践站最热闹的时候,居民们“竹筒倒豆子”般地向代表吐露生活烦心事。面对滔滔不绝的倾诉,代表们耐心倾听,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实践站始终用“接待群众记录—调研实际情况—汇总解决建议—跟踪督办建议—反馈群众进展”五步工作法,让群众心声落地有声。
  解决群众难题的“助推器”
  实践站不仅是收集群众诉求的前沿阵地,更是发挥社会治理“大智慧”,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场所。依托长兴镇人大探索打造的“兴智汇”代表议事活动平台,实践站主动邀约人大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央企派驻居委会第二书记、社区党员代表、物业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开展协商共议,汇聚多元主体智慧,让实践站成为推动解决治理难题的“助推器”。
  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满载代表和群众智慧的金点子、好建议得以形成,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治理难题逐步被妥善解决:社区内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位2700余个,“飞线充电”成为历史;开展架空层改造,将其建设成为供老年人健身下棋、青年人活动社交的多功能全龄友好型公共空间;翻修儿童游乐场,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增进社区和谐的“润滑剂”
  社区居民中,近70%为造船行业的产业工人及家属,工作日一般都在上班。为了确保代表与他们的沟通畅通无阻,实践站在常规的选民接待日以外,还创新了代表见面预约机制,由实践站工作人员充当“中间人”进行联络,帮助人大代表在晚上或周末约见群众。
  “她们天天跳广场舞,音乐太吵了,我周末都休息不好。”“为了尽量不打扰周边居民,我们已经把音量调小了,还是不满意,但是我们也没有地方去啊。”一则小插曲扰乱了邻里和谐的旋律。一边是健身需求,一边是噪声困扰,如何平衡?从问题反映到实地调研,从建议督办到意见反馈,代表密切跟踪、积极协调。新建的横河公园内部广场舞场地铺设了崭新地坪,安装了照明灯,并增设休闲椅、石凳、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爱跳广场舞的阿姨们主动“转移了阵地”,往日的不快烟消云散。实践站宛如“润滑剂”,化解了居民矛盾、促进了邻里和谐。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