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人大代表靳灵展:用艺术形式把法治精神送到群众中去

来源: 法治日报  浏览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靳灵展(后排左一)与学生排练评剧微电影。
  “用艺术形式讲好法治故事、中国故事,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艺展演作品,把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纳入学生读物,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6月底,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靳灵展,在分组审议时对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二审稿提出修改建议。
  靳灵展的建议,与她的工作密不可分。在40余年的工作中,她创作了许多与法治相关的评剧作品和微电影,努力用艺术形式把法治精神送到群众中去。
  2023年,靳灵展在学习了申纪兰和拉齐尼·巴依卡两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模范事迹后,用心创作了评剧微电影《人民代表申纪兰》和《帕米尔高原戍边人》。
  “申纪兰是全国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拉齐尼·巴依卡依法履职、勇于担当,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为当地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从他们的身上,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代表的使命与担当。”靳灵展说,自己要一如既往地扎根基层,坚持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创作导向,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热衷普法的靳灵展,经常称自己为“法治宣传员”。
  2018年11月,靳灵展参演的评剧小品《共产党员吕建江》,在第四届全国公安系统相声小品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和特殊贡献奖。靳灵展声情并茂的表演,生动展现了人民群众对河北民警吕建江的怀念和爱戴之情,讲述了吕建江13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感人事迹。
  2023年,为深入挖掘宣传河北省固安县人民法院柳泉法庭原庭长冯国生的先进事迹,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靳灵展共同策划创作了以冯国生为原型的戏曲微电影《情满柳泉》。在剧中,靳灵展出演剧中冯国生母亲这一角色。微电影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推动人民法官的新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2024年,靳灵展着手创作微电影《燕赵山海情》。作品以“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为主题,采用了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快板等多种表演形式。“从坝上草原到华北平原,田间地头到城乡之间,辛苦忙碌有身影闪现活跃着检察蓝……”靳灵展把戏曲《小放牛》的旋律与新词结合,在生动讲述“公益检察护航美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让乡音老调焕发新生。
  把法律知识巧妙融入演出,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
  在创作《燕赵山海情》时,靳灵展把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内容编排成唱词,以艺术形式展现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讲好新时代的法治故事,助力提升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重视。
  “这让我更加体会到,创新普法形式对于讲好法治故事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要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靳灵展说。
  靳灵展经常到中小学表演评剧,把法律知识、法治人物、法治故事等融入文艺表演中,有的时候,她还会邀请一些学生参与剧作排练,这种普法方式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一本好书、一部好剧,都能在他们的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法治宣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注意方式方法,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会更加容易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靳灵展说。(记者 蒲晓磊)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