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巧解老旧社区转型难题

来源: “上海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斑驳的墙面、吱呀作响的电梯、“春风吹又生”的楼道杂物……在虹口区曲阳路街道,有50多个超过30年房龄的老小区,设施老化、物业服务“缩水”等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这里的居民。
  面对老旧小区亟待焕新的现实问题,虹口区曲阳路街道人大工委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融入基层治理日常、瞄准基层治理痛点、搭建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层治理实效,有效构建起人大代表、选民群众与社区治理“三驾马车”之间的议事与监督机制,进一步拓展了实践站的基层治理功能,深化了全过程民主的基层治理实践。
  议事平台赋能
  “质价率”破解僵局
  为了推动物业治理与居民意愿相向而行,着力打破长期困扰售后房小区的核心问题——物业服务的“质”、收费标准的“价”、物业费收缴的“率”三者之间的僵局,曲阳路街道人大工委通过完善居民区党组织,业委会、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人大代表和选民群众等各方参与议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平台,推出了“各方参与、先质后价、以价促质、质再提率”的工作举措。
  据了解,该项举措从居民群众感受度高的保洁、绿化问题着手,通过提升“四保”整体服务质量、建立收费项目常态公示和议价联席等机制,邀请居民现场“找碴”,并通过定期对“质价率”提升的小区进行评议打分,确保小区物业服务进入良性循环。比如,针对小区物业费收缴难题,有代表提出“服务质量承诺制”,要求物业提前公示年度服务计划,居民按季度评分缴费。措施一经推出,得到社区居民积极响应,试点小区收缴率三个月内从78%提升至94%。
  截至目前,曲阳路街道已有24个老旧小区实现了物业服务“质价率”三提升,物业费收缴率从82%提升至95%,居民投诉量大幅下降。
  代表参与评议
  “述评改”闭环破冰
  良好的物业管理离不开沟通,如何制度化、规范化搭建物业与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在人大代表和选民的共同建议下,曲阳路街道人大工委明确“服务标准、整改时限、成效公示”三大核心指标,推动各居民区物业单位每季度2次向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人大代表等开展物业“述职+测评”。
  在此过程中,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全程参与物业季度“双述双评”机制,同时联合居民区党组织、业委会代表现场听取物业述职。针对电梯维修、绿化养护等高频问题,代表们犀利发问,督促物业当场承诺整改方案,并将问题纳入“清单”跟踪督办。评议开展以来,人大代表累计提出整改建议67条,物业投诉量同比下降20%。
  榜单联动监督
  “红黄绿”助力提质
  随着评议制度逐步铺开,如何形成长期效应又成为了代表们思考的课题。
  再次听取代表和选民的意见后,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评议结果,结合线上扫码评价、线下走访调研,每季度形成“蓝、绿、黄、红”物业管理四色榜单,既破除了信息差,也可作为“物业达标奖励”发放的重要依据。
  榜单通过“公众号推送+新民晚报社区报”双渠道发布,街道人大工委同步组织开展“榜单解读进社区”活动,组织居民座谈4场,收集优化建议23条。今年以来,曲阳辖区物业单位经过“优胜劣汰”,已由原来的31家减少为26家。
  项目代表领衔
  “微更新”撬动大民生
  “软件”焕新,“硬件”也要跟上。结合人大代表双周接待选民、“面对面”集中联系社区等实践站各类活动,人大代表提出解决老旧小区环境、设施老化等突出问题的建议项目,并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和街道的响应。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曲阳路街道人大工委发动人大代表主动认领“美丽家园”民生项目,组建“1名代表+N名选民”监督小组,积极参与项目立项、施工与验收。有代表依托法律专业优势,参与修订《社区微更新资金使用规范》,确保70%物业奖励资金精准投入停车位改造、适老化设施建设等工程;还有代表发动企业资源,为小区引入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过程中,代表们累计参与现场协调会18次,有效推动了49个小区完成改造,相关投诉量下降46%,居民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高。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破题”,曲阳路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深度融入物业治理“毛细血管”,以专业监督促服务升级、以多元协商聚治理合力,真正践行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为老旧社区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板。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