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州:民意码上说 实事马上办
通讯员 黄旭东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小健
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社区路灯维修,到物业服务监督、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随着广州市人大代表联络站二维码的推广应用,群众关心的民生“小事”正在通过“码上说”转化为广州市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的“大事”。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不仅传递着千家万户的民意,更托举起城市的温度与民生的幸福。
“过去我们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要等联络站开门,不是很方便。现在只需拿手机扫一扫码,哪怕是晚上也能把意见和诉求发给代表。”广州市天河区穗园社区居民陈阿姨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的创新模式,让群众意见的反映更加畅通无阻、便捷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还入选了广州市第二届“最具获得感”十大改革案例,成为广州市推进民生实事的典范,并在全省人大系统推广,人民日报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事好商量”栏目作了专题报道。
编号赋码全覆盖 民意扫码即达
2023年3月,为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60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编号赋码,做到“一站一编号、一站一二维码”,全市72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
群众无论身处何地、何时何刻,只需手机“扫一扫”代表联络站二维码,就可以随时随地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提交意见。借助这一渠道,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实现了“面对面”向“指尖对接”的跨越。群众扫码后,就能马上找到相关代表,在线反映问题。人大代表和联络站“在线接单”,实行闭环跟踪办理。
“我们不断创新履职平台和手段,让人民群众的诉求能够更加及时、精准地传递给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和代表联络站第一时间转交给有关部门办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表示。
2024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实施《广州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处理群众扫码反映问题工作指引》,进一步完善了线上意见处理流程,形成“接单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的完整工作链条。
为民办事不打烊 代表履职暖心头
群众有呼声、代表有回应、部门有落实。为确保群众反映事项件件有着落,代表联络站推行登记、交办、跟踪、反馈、评价全链条闭环管理,群众意见实现“码上直达”、“马上办理”。
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市代表联络站全年收到群众扫码反映事项2.33万余件,均按程序办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代表转办后,政府相关部门都高效响应、及时办理。
如今,越来越多群众的烦心事,通过小小二维码得到了解决。海珠区同福西路存在乱停车导致拥堵的问题,群众扫码反映后,第二周就得以解决;荔湾区风雨亭社区工地夜间施工扰民,群众一扫码反映,当天下午立即得到整改;番禺中学附属学校附近下雨天积水严重影响行人出行,不到一周,也得到了解决……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为了让“码上说”家喻户晓,广州市还因地制宜多途径推广代表联络站“二维码”,让代表联络站二维码覆盖更多小区、社区、车站、学校、公共场所,努力实现群众反映渠道无处不在、代表履职触手可及,也让民生实事“回应在屏上、落实在脚下、温暖在心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解决的虽是“小问题”,却托起了大民生,赢得了“大民心”。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擦亮“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品牌,通过数字赋能和制度创新,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二维码第一时间汇聚到人大代表案头,也把代表履职的温度送进每个社区、每个家庭。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