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嘉兴市发挥代表作用,绘就基层治理图景
近年来,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代表扎根基层、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特点,把基层人大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取得较好效果。
畅通民意表达
进站听民意。全市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治理四平台+网格微单元”体系,配备网格民情联络员4200多名,建设镇(街道)联络站72个,在商圈、园区、景点等人流聚集场所设立986个联络点(室),由五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接待群众活动。
下沉访民情。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和代表特长,组织全市5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联选民群众、联基层网格、联重点企业、联重大项目、联民生实事活动,在基层履职尽责。嘉善县人大开展代表小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精选课题、调查研究、剖析素材、成果运用,提升代表视察调研的针对性。
远程聚民思。开发“代表嘉”代表履职数字化应用,设置“随手拍”“码上提”功能模块,群众扫码即可提交问题建议,后续由代表依法跟进。建立“民情数据库”,运用AI算法进行智能分析,精准识别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社区养老助餐等热点问题32项。2024年以来线上平台累计接收建议2.1万条,办结率达96.3%。
突出民智转化
科学选题。建立“三聚焦”选题机制:聚焦党委政府年度重点任务;聚焦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高频问题;聚焦代表建议中的共性诉求。将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先作为代表履职的重点。
多元协商。构建“代表主导、形式多样”的人大协商体系,通过“民生议事会”“乡友参事会”“银发智囊团”等多种协商平台,在基层依法履职。秀洲区高照街道试点“民生微实事”协商机制,居民共议选题,票决项目后,由代表监督实施,2024年完成48个微项目,群众满意度达98.6%。
分层交办。建立“分级转办+联合会商”制度,一般性问题3个工作日内转交镇街办理;跨部门复杂问题由市人大牵头召开联席会议,明确主办协办单位;需市级层面协调事项纳入“人大交办清单”直报市委市政府。
严格督促落实
健全民情民意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办理周期长、牵涉单位多、群众反映集中的民情民意,由代表结对推进,每月至少开展1次实地走访,收集居民意见并形成督办清单,并将其作为闭会期间建议提出,要求责任单位限时反馈解决方案,形成“发现问题—交办整改—跟踪反馈”闭环,确保协商成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嘉善县罗星街道针对社区健身器材老化问题,由代表牵头督办,推动32个小区更新器材162件,增设夜间照明设施56处。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