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实施代表法
以法治之力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学习贯彻实施修改后的代表法作为重要任务,强化对代表履职的政治要求,不断拓展“两个联系”广度和深度,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稳中求进推动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坚持“代表履职能力、代表工作队伍能力”一起抓,全面加强代表队伍建设和代表工作队伍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升代表政治站位。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第一课,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2025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省委和省政府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省人大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代表培训重要内容,分别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和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时及时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传达学习,举办省人大代表专题培训集中学习,引导代表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确保代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代表法,修改完善制度机制。年初,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组织本省全国人大代表集中研读代表法修正草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统筹安排代表法学习培训,2025年拟举办一期线下省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并利用网络学院、政务微信等开展线上培训;举办一期全省人大代表工作队伍专题培训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法学习活动,做到各级人大代表和代表工作队伍学习培训全覆盖。将修改省代表建议办理条例和修改实施代表法办法立法调研,列入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及时将代表法精神要义体现到法规中;按照代表法规定,对省内现行代表工作相关工作制度全面梳理评估,及时修改完善,确保代表法在人大各项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紧扣吉林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展专题培训。突出精准赋能,坚持吉林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代表急需什么就培训什么。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举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邀请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多维度解读,帮助代表全面了解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怎么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代表服务吉林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始终突出吉林地方特色开展培训,围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人参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开展“订单式”培训,开展实地学习考察和现场教学,深化代表对省情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了解掌握吉林省资源禀赋、特色优势,为吉林省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两个联系”为抓手,筑牢常委会履职民意基础
  贯彻实施修改后的代表法,不断加强和改进“两个联系”工作,有效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畅通汇集民意民智渠道。
  落细做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工作。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电话、座谈、走访等方式,常态化直接联系9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和146名省人大代表。进一步完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机制,结合常委会会议议题,综合考虑代表职业、专业和提出议案建议等情况,统筹邀请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建立常委会主要领导与列席常委会代表座谈机制,零距离听取代表意见建议,代表在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交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并答复代表。持续扩大代表对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工作的参与。2024年,共邀请10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和58人次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代表252人次参加立法调研、执法检查、视察等工作。
  依法有序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按照统一安排,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就全省装备制造业、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情况等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协助全国人大代表小组开展小组活动,助力代表依法履职尽责。委托各选举单位统一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各选举单位协助省人大代表小组开展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创办《人大代表之声》,集中刊登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对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提出的建议,直达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代表汇聚民智民意作用。2025年,常委会聚焦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组织代表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计献策”主题活动,为“十五五”规划编制贡献代表力量。  
  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代表履职平台载体,推动代表家站建设与党群服务中心、政务中心、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实现共建共享、融合发展。以“代表进家站,履职为人民”为主题指导代表家站活动,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和代表需求,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通过组织“代表群众面对面”“选民接待日”活动,到田间地头、社区广场了解社情民意,协助代表小组开展活动等等,助力代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个方面,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将代表发挥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
  以“两个高质量”为要求,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落实
  强化源头把关,统筹过程管理,深化成果运用,在建议“提交办督”全过程各环节发力,推动代表建议工作提质增效。
  建立代表建议预提机制,提高建议质量。在全国人代会和省人代会召开前,加强与代表、各选举单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了解代表提出建议意愿,及时为代表通报有关情况,服务代表提出建议更加聚焦中心大局。特别是在近两年的全国人代会上,立足国家所需、吉林所能、发展所向、群众所盼,统筹协调谋划吉林代表团全团建议,积极与有关部门做好衔接,跟踪建议办理进展情况,推动建议纳入相关规划和政策框架,多次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建立省人大代表建议“预提交”机制,把代表建议提交工作提前到省人代会召开前一个半月,有近一半的代表建议做到在会前提交,各选举单位认真做好服务保障,实现代表建议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优化代表建议集中交办机制,规范建议交办。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集中统一交办代表建议,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台账,及时跟踪办理情况,掌握办理工作整体进度。改进代表建议分类方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工作需要,将代表建议划分为13大类30小类。开展代表建议综合分析,从代表团提出建议情况、代表关注的领域、提建议代表组成结构等方面,对代表提出建议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工作的办法举措,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强化督办力度。按照代表建议“常委会交办、专门委员会督办、相关部门承办”工作要求,2025年,由主任会议研究确定29件代表建议,交由省人大监察司法委等7个专门委员会重点督办。参与督办的专门委员会进一步优化重点督办建议工作,把督办建议工作与立法、监督工作有效衔接,完善委员会主要领导牵头,与承办单位全面对接,业务处室强化过程管理的工作机制,全程跟进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推动代表建议转化落地,提升办理实效。努力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由“办件”向“办事”转变。2024年,成立由常委会领导带队,常委会委员、提出建议代表、承办单位、督办专门委员会组成的调研组,对涉及科技创新、人参产业、G331建设、氢能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18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跟踪调研,针对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提建议谋对策,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效果。一批关于政策落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粮食生产、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发展、就业养老医疗等建议,切实转化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