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恩施州:打好“组合拳” 唱响发展“好声音”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萍 通讯员 曾小玉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1期  浏览字号:
  “程序正义升格为‘硬指标’,法治要求嵌入治理核心,州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照单全收’,并在此基础上印发《2025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这是对人大审议的切实回应。”4月7日,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委员傅浩点评当日出台的“目录和计划”。
  3月31日,恩施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州人大常委会经充分审议,提出持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意见。傅浩在参加会议时建议,将是否遵守决策程序、做到依法决策作为对全州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察的重要内容。
  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州政府高度重视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并及时研究处理,一周后即印发相关目录和计划。
  近年来,恩施州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从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多维度发力,打好履职“组合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刚刚过去的“五一”、端午假期,恩施州旅游经济增势强劲,旅游综合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游客们对不断美化的城乡面貌、良好的生态环境纷纷点赞。这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以来,全面推动爱国卫生工作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治理转型、助推恩施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明显成效。
  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对改革发展的引领、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先后制定州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州实施《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办法,并积极推动州乡村民宿发展条例立法进程,在法治轨道上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专注茶产业发展的州人大代表卓万凯说:“州实施《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办法细化政府在产业规划、资源保护、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职责,有效规范行政引导与监管边界,避免权责缺位,助推全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卓万凯曾提出古茶树挂牌保护、茶文旅融合支持等建议,这些建议都在该办法中得到体现。多年在茶产业一线奋斗的州人大代表张文旗、李菊芳、陈孟秋也高度评价该办法在助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农业强州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前,恩施州正全力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作为生态旅游康养产业重要业态的民宿产业呈蓬勃发展态势,从法治层面加强和完善民宿管理十分必要。州人大常委会开展乡村民宿发展立法,对乡村民宿概念界定、经营规范、部门管理职责等进行专题调研,并在调研中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吸纳民意民智。
  “民宿是一种新兴旅游目的地住宿产品,概念边界较为模糊,许多非标准化住宿设施缺乏对应称谓,又分属不同部门监管,我们在发展中难免遇到难题,法治的完善将有力促进民宿产业健康发展。”鹤峰县“鹤望山居”和“鹤与千寻”两家民宿负责人介绍了民宿产业发展情况。
  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所在,人大监督重心之所在。州人大常委会坚持紧盯“大财政”体系建设,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关于计划、预算、审计、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等报告,审查批准州级财政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紧盯“大旅游”发展,开展维护旅游市场秩序调研,督促州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州旅游安全、旅游团队购物市场管理等措施。
  紧盯“大产业”建设,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湖北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紧盯“大生态”建设,专题调研州城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州城三大水源地保护措施升级、突出污染问题整改。开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助推流域综合治理,与县市人大上下协同,开展联动监督,共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恩施州山大林密,土地山林权属争议较为突出。2022年、2023年,我们连续两年提出从源头上预防山林权属争议的建议。”州人大代表肖刚清介绍,2024年,她和其他几位州人大代表赴宣恩县椿木营乡调研总结基层山林权属争议化解成功经验,联名提出“关于研究制定土地山林权属争议预防化解工作指引的建议”。
  州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成立专项工作组,历时10个月,最终出台《恩施州土地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指引》,系统梳理法律法规、整合部门职能职责,为维护土地山林资源管理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依据。通过完善代表建议的提、交、办、督全流程机制,代表建议正汇聚成助力恩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