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一个县级市,为何5天旅游总收入超2亿元?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广水市累计接待游客37.4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总收入2.11亿元。
一个县级市,如何吸引来如此大流量?全国人大代表、广水市观音村党支部书记熊永俊将“穷山窝”打造成“聚宝盆”的经验,道出了乡村特色旅游的“流量密码”。
观音村是由鹰嘴山村与原观音村合并而来,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小村。2005年,熊永俊返乡任村支书时,村里有50多万元的债务负担。
熊永俊组织村民代表到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后,大家一致决定按照4A级旅游名村标准开展整村规划,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熊永俊(左二)在乡村调研
2021年,观音村率先组建了广水市第一家村级合作公司,将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统筹利用好分散的土地资源,并创新实施了多种经营模式。
“坚持守护生态,在做实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小微乡景,顺势而为打造蓝莓、火龙果、清水甲鱼等网销爆款,把农业单品做成旅游精品,游客自然而然就来了。”熊永俊说。
4月中旬,家住广水市的徐女士带着孩子来到观音村游玩。观音村古村古貌的底色中,桃园、月季园、清水塘、甲鱼池将亲子游乐场、天文观赏台掩映其中。徐女士慢慢欣赏着杨柳堤岸、古石拱桥,孩子则在清水渠中捉小虾、在桦树林中追小鸡、在蓝莓园里摘蓝莓。
如今,“十里桃花”“观音花海”成为观音村的名牌,独具特色的亲子游,每年可吸引游客40万人次,创收500余万元。
如何让游客从“云种草”到实地打卡?近年来,广水市政府引导“新农人”加速转型,组建乡村合作公司,在夯实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掘金旅游业,全市各乡村在打造乡村旅游小微景点上集中发力。
青堆村建立梅花鹿养殖基地,游客可以与小鹿互动喂食物;联合村打造月光海露营基地,房车区、渔火区、帐篷区、星空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铁城村将村办小学旧址改造成米果果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孩子们可以体验织布缝衣、打豆磨浆、军事训练等活动。

广水月光海景区
广水市五级人大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广水部分乡村开发旅游坚持不跟风、不气馁,稳扎稳打地守单品,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对此,代表们建议要像观音村等地一样,针对不同人群打造生态亲子教育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休闲体验、更完善的配套服务。
如今,广水市402个村(社区)共有211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0.26亿元增长到今年初的3.28亿元,带动村集体收入从248万元增至2914.02万元,农特产品加微旅游成为新的增长模式。(记者 王婧)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