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以学促干担使命 凝心聚力启新程
——2025年第1期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培训班侧记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博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4月14日至18日,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习培训班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出席并作开班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刘俊臣主持开班式。
专题报告、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大会交流……来自31个省(区、市)的214名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等齐聚一堂,学思践悟、互学互鉴。大家纷纷表示,学习培训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风扎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效,对于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内在规律和特点趋势,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和工作质量很有帮助。

4月17日,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培训班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现场教学。摄影/王博勋
深学细悟,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
4月14日,李鸿忠为大家讲授开班第一课。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确保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围绕党和国家大局依法履职、担当作为,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个显著优势”、“八个必须坚持”、“四个充分发挥”……学员们笔记本的第一页上,清晰记录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原文。把《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案头书、手中卷,大家逐篇研读原文,潜心体悟原理。
“做好人大工作,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谋划。”围绕“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和要求 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专题报告时,刘俊臣指出,要推动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结合实际、结合职责,创造性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贯彻体现到人大工作实践中。
“在人大工作中有搞不懂、想不通、推不动的时候,总是能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中寻找思路、提升认识、获取动力。”大家一致认为,要持之以恒在深学细悟上下功夫,在深化内化转化上见成效,不断提高做好人大工作的政治站位、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一个中译本的《共产党宣言》、一大会址复原场景、党的七大投票箱、“五四宪法”……4月17日下午,学习培训班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现场教学。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述说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
“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在展览馆,大家重温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增强了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守正创新,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流域保护的立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是国家第一次为特定省级行政区域制定的专门法律……细数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工作中多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第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围绕“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讲授了生动的一课。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监督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人大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理念,健全监督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何新围绕“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作专题报告。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武增介绍了监督法修改的有关情况。聚焦此次修法重点,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许宏才围绕“深入推进新时代人大预算国资债务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专题报告。
实践中,地方人大紧紧围绕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扎实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例如,传承晋江经验,福建修改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权益保护条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山西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进数字融合、数智赋能、数字基础设施共享。吉林推动与省政府、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等建立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形成省级层面的备案审查工作整体合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探索区域协同立法”。近年来,一些地方聚焦跨区域流域、海岸线(带)、国家公园等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社会保障一卡通行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便利共享,科技创新共享、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探索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取得积极成果。
“真是一场及时雨,既解渴又解惑!”一堂堂务实管用的课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大家表示,做好人大工作,首先要“懂人大”。一场场专题报告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由概念到实例,既讲述专业领域思考,又分享实际工作经验,权威性、针对性、实效性很强,为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多措并举,推动新修改的代表法贯彻实施
人大代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者、实践者,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对代表法作出重要修改,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修改后的代表法,全面提升人大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是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取得的新进展。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是今年各级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强化对代表履职的政治要求,是此次代表法修改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郭振华介绍了此次代表法修改的背景、特点、过程和内容。他强调,要增强政治意识、人民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全面贯彻实施代表法,高质量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强化代表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健全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制度、完善代表履职监督制度……武增详细介绍了代表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如何更好推动新修改的代表法落地见效?学员们话经验、谈思考、讲计划。
“我们将持续加强代表培训,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培训班的第一课。”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陶长海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徐海荣介绍,今年山东将探索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代表多级联动,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殷向杰表示,天津将进一步优化代表议案建议全流程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我一定学好用好代表法,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把执行代表职务同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何雨春既是一名人大工作者,也是一名自治区人大代表。
大家一致认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贯彻代表法的各项履职规定,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同向发力,共同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各级人大的共同任务。不断提高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需要各级人大加强工作联系、协同、联动。
人大对外交往是国家总体外交和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培训班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胡晓犁介绍,全国人大对外交往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式的全方位工作格局。
“地方拥有讲好中国故事的富矿,在对外交往中具有独特优势。”对此,学员们深有感触。去年,第六次发展中国家议员研讨班走进山西太原市杏花岭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天津港无人智能码头等地,沉浸式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
“每一堂课都是精品,受益匪浅!”
“思想上受洗礼,履职能力得提高,工作作风更扎实。”
“回去后还要再认真消化、吸收、落实。”
参学人员中,大多是在地方人大学习培训中担任主讲人的同志。大家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履职经验、探讨工作方法,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全国人大网络学院设立学习专区,包括相关视频课程、学习资料等。学习期间,全体同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展现出良好学风、作风。
举办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培训班,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同地方人大工作联系的重要举措。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计划举办3期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班,帮助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加强学习交流、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共同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政治担当、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履职尽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走出学习培训班,大家满怀信心、斗志昂扬。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