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以更高质量履职澎湃江苏发展动能,
江苏五级人大代表在“勇争先”上走前列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预计到2025年底,天加已落地项目将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万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坚实力量。”4月底举行的2025上海气候周上,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宣示今年的目标愿景。
  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做“空气生意”的企业。公司去年与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调研时注意到,我国处于实现“双碳”目标攻坚期,以零碳方式推动社区、园区及乡村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十足。“因此,我们积极投身于推动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乡村‘三零’示范场景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蒋立介绍,采用光伏、风能、工业余热、地热能、工商业储能以及智慧用能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区块链技术打造的有公信力的节能体系,企业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地标、工业园区等成功落地一批“三零”示范项目,期望江苏、长三角的绿色发展经验能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示范。
  今年全国两会上,蒋立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的重要指示,让蒋立更加坚定带领企业探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走国际化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他表示,将继续推动“三零”示范场景在更多领域、更广泛区域落地生根,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
  为全省“挑大梁”多作贡献,江苏五级近十万人大代表以积极的履职践行嘱托。“我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扛起‘挑大梁’的责任,既是对江苏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信任,更是对我们实体经济战线工作者的鞭策。”无锡市人大代表、江苏大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杰表示,特别是“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促使企业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促发展,要通过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在无锡“智改数转”政策支持下,大德重工打造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已服务当地企业200余家;牵头组建的“制造业中小企业转型能力中心”,加大力度攻克机器人集成应用“卡脖子”技术。“我们计划联合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打造‘机器人+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引领产业智能化升级,计划用3—5年时间培育10个以上千万元级示范项目。”李明杰表示,还将构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机器人+人工智能”产学研平台,聚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智能工厂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与此同时,大德重工坚持开放合作“链全球”,高端智能装备出口全球众多国家,将自主技术输出至东南亚市场,带动国产机器人集成应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团出海”。“我们计划6月底前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布局投资建立技术服务中心及营销网络,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更好地服务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李明杰说。
  发挥江苏处于对外开放前沿优势,各级人大代表在履职尽责中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截至去年底,江苏金卫集团设备及产品出口至全球124个国家。作为省人大代表,集团总经理居黛霞在推动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同行如何更好“走出去”。今年省两会,她提交了强振我省民营企业信心,解决中小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代表建议。她还利用代表身份组织产业交流会和培训等活动,增进行业内外交流合作,推动所在行业的高水平开放,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企业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坚定的改革决心,引领中国卫品装备行业迈向更高水平。”居黛霞认为,对外突破、对内优化,内外兼修,是集团实现目标的必由之路。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集团加快了在宠物护理设备及成人护理设备等领域的布局,年均研发投入增长超过10%;同时推行的“研发项目制”改革,让研发人员参与项目收益分配,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积极性,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20%。集团还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共建联合实验室,这些改革举措让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速。
  企业搏击风浪、攀高比强,需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提信心、添活力、增后劲。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拥有长江常州段总长25.8公里全部岸线,随着常泰大桥通车在即,这里瞄准拥抱“大桥经济”,正积极打造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2024年成功签约32个高质量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完成实际到账外资1.8754亿美元。总投资20亿美元的安米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成为近年来全省最大外资项目,被商务部列入国家重点外资项目。”常州市新北区人大代表,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波介绍说。
  为这些优质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是刘波和同事的重点工作。该开发区在已有100万平方米载体基础上,加快中瑞产业园二期等高端产业载体建设,今年将再竣工超过30万平方米。围绕未来发展需求,国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在这些载体中积极创建。刘波表示:“滨开区还将以城市建设为主攻点,放大大桥经济同城效应,充分发挥常泰长江大桥中轴主枢纽作用,优化桥头周边路网,更新城市面貌,同时持续改善沿江生态,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以‘组合拳’做实要素保障,在常泰跨江联动发展上主动作为。”
  更加开放的理念,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者,省人大代表吴灵姝深有感触地说:“非遗传承同样需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开放包容的胸怀,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这些年,很多海内外博主慕名到蓝印花布博物馆学习技艺,将蓝印花布工艺制成短视频传播,关注度不断攀升,也让吴灵姝和同事们更加坚定了深耕非遗的决心。他们尝试通过直播镜头,将蓝印花布材料之美、工艺之美、文化之美呈现给世界。“这些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在尊重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高水平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更是思想观念的开放。”吴灵姝感慨道。

  传统家族式传承等非遗保护壁垒被逐步打破,“家族传承+院校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的多元方式,让传统技艺获得了更强大生命力,已有来自全国各地400多名学员获得了专业培训。今年,传承大门将开得更大。建立长三角纺织印染类非遗传承创新联盟、开发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推动非遗进校园制度化,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造非遗产品线上展销专区……吴灵姝有很多计划要实施。她期待以更加开放的动作让更多“养在深闺”的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以“勇争先”的担当推进非遗传承领域深层次改革。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