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上饶市人大:以高标准“家站点”
工作助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上饶人大网  浏览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近年来,上饶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探索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家站点”平台功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以高标准“家站点”工作助推新时代上饶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筑基搭台
  街边搬来了联系点
  坐落于仕铨路1号的茅家岭街道解放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交通便利,就在群众的家门口。一进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标识映入眼帘,墙面上展示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新修订的《代表法》解读、代表选举程序、代表履职风采等,处处彰显着人大代表联系点的温馨氛围。
  “现在联系点搬到了小区门口一楼,想去坐坐更方便了”。提到新选址的解放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选民郑庆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茅家岭街道解放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成立于2022年7月,最初的办公地点位于解放安置小区二楼,为更好地贴近群众,经重新选址,2023年6月,联系点搬到金龙湾小区一楼,新的联系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临街靠近马路,面积也更大了,搬迁后选民前来更便捷了,前来的选民有了明显增多。
  这只是上饶人大“家站点”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提出全面打造“家站点”三位一体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平台以来,在全市人大系统的共同努力下,上饶的大街小巷、工厂企业、田野乡村,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人大代表“家站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承载着人民期望的民主地标。秉持着“不求高大上,只求用得上”的建设理念,不到三年的时间,全市建成了12个县(市、区)人大代表之家、234个乡镇(街道)和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2775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并依托“家站点”平台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有效解决了代表工作有听头没看头的问题,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广泛好评,“家站点”已经成为上饶人大的一项工作品牌。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家站点”数量上的增长只是表面,背后则是对人民需求的精准把握和积极回应,民意表达更加畅通,民主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考评激励
  建强代表履职主阵地
  “让我们向获得优秀人大代表之家的县(市、区)表示热烈的祝贺!”
  2024年5月,全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家站点”平台建设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的气氛庄重而热烈,这是上饶人大系统连续召开的第三次现场会,通报了2023年度“家站点”考评结果,全市77个“家站点”平台获评优秀代表之家、优秀代表联络站和优秀代表联系点,随即举行了授牌仪式。4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4个乡镇人大主席(街道工委主任)和4个村(社区)的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全市“家站点”工作的新成绩新亮点。
  “一以贯之将每年5月份定为人大代表“回选区、访选民”集中月,依托代表联络站(点)活动阵地,组织代表“沉下身心”入“站”进“点”接待选民,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走乡村、进社区、访企业,问需问计于民......”
  “让人大代表化身网络主播,开展宣传当地特色农产品马家柚的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次达5000余人,为当地马家柚打开了新销售渠道,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买......”
  “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开放式街区的建设提议工作,让特色商业街区融合本地人才、商贸、文化资源,推动辖区羽毛球场、游泳馆、门球馆等体育场所对外开放、设施共享......”会上的讨论交流此起彼伏,总结了各地“家站点”平台建设经验做法,分析了现阶段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究部署推进“家站点”平台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此之前,上饶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四个考评组分别赴12个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开展年度考评,全面核查各地“家站点”平台基础建设、运行保障、活动开展、功效发挥、特色创新等内容,全面了解“家站点”平台的“建管用融”真实情况,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和综合评判,评选了4个优秀人大代表之家、37个优秀人大代表联络站、36个优秀人大代表联系点,营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改进的浓厚氛围。
  总结经验、表彰优秀,全市各级“家站点”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被有效激发。从“回选区、访选民”集中月活动,到人大代表化身网络主播带货,再到参与街区建设提议,“家站点”功能不断拓展,切实深入到了民生的各个领域。
  聚焦主业
  “民意之声”化作“民生之实”
  “我此次是以一名普通人大代表的身份来到选区接待选民,希望了解大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听意见建议,共同谋划解决方法,大家不用有任何顾虑,尽请畅所欲言。”在广信区旭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上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高兴的开门见山,即刻让群众放下了思想包袱。
  “李主任,我有一条建议,望仙谷景区近年来持续火爆出圈,日均游客在万人左右,节假日更是火爆。现状公路已不能满足通行需求,希望能够加快促进中心城区至望仙的高等级旅游公路建设。”选民代表卢飞说道。
  “针对这一问题,请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及时开展调研,切实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出行的需求。”李高兴一边回应群众,一边对责任部门提出要求。
  其他选民代表纷纷围绕农业产业、医疗保障、环境保护、物业管理、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李高兴边听边记,仔细了解有关情况,对于责任清晰、政策允许的,李高兴现场答复,并协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解决和落实;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李高兴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要求相关部门会后调查清楚,及时向选民代表反馈。
  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省委、市委中心工作,连续三年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活动。全市16579名五级人大代表就地就近编入相应站点,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市县乡三级1600余名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进站到点,接待市场主体、选民群众,全市三年来代表进“家站点”共计33734人次,助力解决了8510件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
  不仅于此,上饶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将“家站点”平台工作和人大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在“家站点”开展法规草案征求意见、乡镇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等工作,让人大立法、监督和重大事项决定等各项工作更加贴近民意、更加科学民主。
  创新赋能
  融入发展大格局
  “不用下载APP或者注册的,您直接扫码就可以反映问题”。在东市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人员余珊正向前来办事的群众普及“码上+”联络站的使用方法。
  东市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聚焦数字赋能,着力创树“码上+”联络站服务特色,群众无需关注,无需下载APP,借助手机扫一扫,便可以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提建议等,人大代表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在1-3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或者跟群众预约见面接待的时间,提升了服务效能。
  全市人大系统在抓好实体“家站点”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网上“家站点”建设,依托“江西数字人大”等平台,推进应用场景的功能完善、体验提升,提升数字人大应用效果,努力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促,推动代表履职“不打烊”、服务“总在线”,让群众随时可以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在“家站点”运用层面,上饶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在“求新”上有突破,着力推动“家站点”工作嵌入基层治理体系、融入基层工作全局。把“家站点”延伸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等,建立了数字经济、商贸物流、教育医疗、建筑、农业、社会建设等9个行业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进一步拓宽了联系群众的形式和渠道,以专业化、特色化服务提升为民造福实效。深化推广“局长(主任)进站办实事”履职实践,把政府职能部门请到群众家门口,推动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办成了很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
  如今,遍布城乡的“家站点”好似紧密交织的民意之网,各级人大代表穿梭其中,每一次接待选民、每一场调研活动,都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饶的生动诠释。这不仅推动了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更让群众切实参与到基层治理中,见证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释放活力,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汪鑫洋 廖辉)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