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开化县:创新“茶话民生”机制
近年来,衢州市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建立“茶话民生”机制,依托平台不断丰富拓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以茶为媒,打造民情汇集“微单元”
将开化县茶文化、茶元素融入到62个代表联络站、点的迭代升级中,突出集约集成、共建共享、实用实效,打造“代表茶座”,泡好“亲民好茶”,让代表和群众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话家常、问政策、解难题。文化融入提品质。推动15个乡镇人大在建好“代表茶座”的基础之上,依托各地人文、民俗、地理等资源,将源头文化、关隘文化、根雕文化、梅花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其中“古埠新语”“桐话闽情”“梅聆乡音”等阵地不断涌现。功能融合提人气。持续深化人大阵地与共享法庭、检察服务e站、长者食堂、百姓健身房、南孔书屋等融合发展,创新流动代表联络站、“议事茶亭”等模式,资源共享,提升使用效率。四是数字融通提质效。推动线上平台与线下阵地同步建设,优化便民服务,汇聚治理合力,让代表服务群众更加高效便捷。
强化机制创新,构建民意办理“全闭环”
探索形成“茶话民生”机制,实现群众意见建议全链条闭环管理。以“线上+线下”“定期+预约”等方式收集民情民意;根据问题层级,按权限分类处理;常态化研商,落实“一周一整理、一月一会商、一季一推动”要求,促进问题高效解决;全流程督办,按照“谁交办,谁督办”的原则,压实督办责任;闭环式管理,明确反馈时限,开展结果评价。制定征集单、交办单、研商单、督办单和反馈单,构建民情民意收集、交办、处理、反馈、监督、评价闭环链条。
坚持民呼我为,展现为民履职“新担当”
统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代表进站接待计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活动计划等,发动各级代表以“茶话民生”机制为牵引,不断密切与群众的沟通联系。聚焦民生服务抓实效。2024年以来,各乡镇人大共依托“茶话民生”机制组织各类活动165场,线上线下收集民情民意3146条,发出交办单258张、督办单96份,10条群众意见建议转化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4条转化为大会期间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了公交出行难、住房办证难、路段管护难等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