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认真抓好四个方面工作提高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质量
近年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质量。
深入调研,察民情聚民智
为服务代表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省人大常委会每年2月组织在苏全国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2023年,组织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各类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一线工人开展广泛交流,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各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思路举措、经验做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2024年,重点围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基层治理、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精心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2025年,将8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分为5个小组,分赴江苏各地,围绕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文旅文博事业发展等主题开展集中视察。在徐州、苏州、南通、宿迁等地分别召开座谈会,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农业产业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听取部分企业负责人、一线工人、农民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做好全国人代会议案建议工作准备。
此外,每年安排2至3天时间,由各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本市全国人大代表立足岗位、结合工作,就近就便进行视察调研,并到“家站点”开展联系人民群众活动,面对面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引导代表在酝酿提出议案建议时紧贴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确定选题
邀请在苏全国人大代表列席省人代会二次会议、三次会议开幕式,组织代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升代表依法履职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引导代表围绕关系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层面支持的重要事项提出议案建议。每年2月中下旬,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20多个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对在苏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工作进行会商对接,要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切实符合中央要求、契合省情实际、贴合社情民意的议案建议。2月底,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再次召集拟领衔提出议案的相关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同志等进行座谈,讨论研究在苏全国人大代表初步提出的议案文本,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将部分尚不成熟的议案转化为代表建议。
强化统筹,服务保障代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
前移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服务关口,每次全国人代会召开的一个月前,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向每位代表发出关于做好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议案建议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向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协助本地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前期准备工作。每年2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召开省政府24个相关厅局的联络员座谈会,布置工作任务,由各厅局协助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准备素材。2月下旬,安排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与相关部门提前进行沟通,引导代表将着眼点放在事关发展大局、攸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服务代表有的放矢、有理有据地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每年2月20日左右,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收集在苏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草稿,汇编后分送省政府相关厅局,提出完善意见建议。2023年、2024年、2025年分别收集327件、312件、397件议案建议草稿,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分送省相关部门研究,并向代表提出完善意见,供代表进一步修改时参考。
协助代表把好议案建议政治关、法律关、质量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江苏代表团代表初步提出议案14件、建议400多件。江苏代表团明确专人负责代表议案建议的受理、沟通和服务工作,将不属于国家层面、可操作性不强的议案建议退回代表进行修改,对可能不符合大会议案组要求的议案建议,请议案建议组负责人进行对接协商。议案建议组负责人对存疑议案建议进行分析研究,与大会议案组对接,并与领衔提出议案建议的代表沟通协调,6件议案转为建议提出或不再提出,60多件建议合并提出或不再提出。在代表议案建议的初步协商工作过程中,每天按程序向江苏代表团负责同志汇报,代表团负责同志对8件拟提交的议案提出修改意见,由工作人员协助代表完善后提交;对拟提交的建议目录进行审核,确定365件建议正式上报。通过多措并举,层层把关,为江苏代表团代表在会议期间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奠定坚实基础。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