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临武县:守正创新 落实“三会三文”精神

来源: 《人民之友》2025年第4期  浏览字号:
  2024年,湖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就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召开三个会议、下发三个文件,为基层做好人大工作铺“路基”、设“路标”、明“路径”。临武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守正创新,聚焦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找准定位,以信仰之力铸忠诚。切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第一议题”抓学习。建立“党组领学+专委深学+代表勤学”机制,深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建6个宣讲小分队,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专题宣讲,推动会议精神见言见行。扛牢政治责任把方向。临武县委把人大工作纳入整体布局,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委书记2次到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座谈,听意见、交任务、解难题。切实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全面担负起实现党对人大工作领导的政治责任。执行决策部署敢担当。出台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和加强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实施意见,依法履职行权,把党委决策部署依法转化为人民意志和生动实践。
  二、服务大局,以监督之力护发展。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联动监督打通发展堵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与13个乡镇人大上下联动,同步开展调研、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分类召开园区、城区、矿区、农村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座谈会,对县发改局等17个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营商环境提质和锂电产业快速发展。组合监督破解民生痛点。创新运用“专题调研+代表视察+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媒体跟踪”的方式开展监督,聚焦16个方面进行质询、提出建议,3位副县长、12个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同时邀请媒体全程跟踪报道、督促落实,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合力监督化解社会难点。探索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司法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率先出台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贯通协调办法,“二次供水”专案获评“湖南省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典型案例”。
  三、守正创新,以改革之力促治理。强化法治思维,更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施立法触角延伸行动。创造性地在湖南久森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站,把站点建在锂电产业链上,向代表和群众征集了21部法规的修改意见,提出意见建议98条,被采纳8条。实施特色品牌打造行动。全力推进县乡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探索实践“提前介入审查+事后审查纠错”、借力法律专家“外脑”、将备案审查融入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机制,打造备案审查“临武品牌”,工作经验在全国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上推介。
  四、强化保障,以代表之力解民忧。树牢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基本盘意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让平台强起来。管好用好18个县级代表联络站、50个乡镇片区代表联络站,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在基层、见效在基层。让代表动起来。创新开展“亮身份、连民心、聚民意、促发展”主题活动,主动向社会公开代表身份和微信二维码,实现代表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视察调研700多人次,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活动、集中视察覆盖乡镇均实现100%。扎实开展“两带头”“双联系•促发展”主题活动,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进站履职1200多人次,解决问题100多个。让建议实起来。持续开展十大重点建议办理工作集中评议,甄选了10件涉及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代表建议进行重点跟踪督办,领办副县长逐一报告建议办理情况,代表和群众现场评议,提升建议办理质量。对本届以来的重点建议办理开展“回头看”,确保有评议、有跟踪、有督办、有落实,形成监督闭环,巩固建议办理成效。
  五、强基赋能,以实干之力提效能。着力打造“四个机关”,推动人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制度,扎实开展“走找想促”,形成调研成果33项。发挥机制激励作用。持续开展“人大履职质效提升年活动”,明确“一先进一优秀五好”目标,以制度完善激励争先创优,其中国家级17篇,省级152篇,市级197篇。连续开办《人民的代表》栏目,播出专题片36期,展示履职风采。发挥指导带动作用。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推行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对口指导联系乡镇人大工作、乡镇人大工作季度例会等制度,构建县乡人大工作“一盘棋”新格局,提升全县人大工作整体水平。(作者:临武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谭晓亮)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