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肇庆鼎湖:人大履职尽责助力“百千万工程”铺就民生幸福路
近年来,肇庆市鼎湖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与职能作用,全力以赴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智慧与力量。沙浦镇是鼎湖人大工作的典型代表区域,该镇在交通优化、教育提质、民宿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处处彰显着人大代表履职的坚实印记,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
交通先行:
危桥变通途 打通发展脉络
沙浦镇黄布沙村的黄布沙大桥,曾是当地村民心中的一块大石。这座旧桥桥面狭窄,没有防撞护栏,每逢下雨天,桥面积水横流,严重影响群众出行。由于年久失修,该桥被评定为四类危桥。
该桥更是农产品运输的“拦路虎”,因为货车无法通行,种植户只能依靠肩挑或者三轮车艰难搬运,导致农产品损耗率高达10%-15%,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到了汛期,洪水还常常将桥面淹没,村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对于这个情况,沙浦镇人大代表、黄布沙村村委会副主任梁磊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切实解决这一关乎民生的急难愁盼问题,他四处奔走,收集各方意见,最终将黄布沙大桥改造的建议提交至沙浦镇人大。
接到建议后,沙浦镇人大迅速与沙浦镇党委、镇政府沟通协调。由于项目涉及预算较大,镇、村财力难以承担,人大代表在区、镇人大会议上多次呼吁,最终在鼎湖区政府、鼎湖区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大桥改造项目资金得以落实。2023年,黄布沙大桥改造项目被列入鼎湖区十件民生实事,正式开启拆除重建工作。
然而,项目推进困难重重。由于新桥需在原址扩宽桥面,涉及河对岸沙一村的土地征收,鼎湖区、沙浦镇两级人大代表多次深入调研,与群众沟通,最终赢得理解支持,克服了征地难题。项目涉及的线路迁改工作也十分复杂,区镇两级人大督促多部门现场办公,制定解决方案。

黄布沙桥危旧桥梁改造工程项目通车。叶浩枢 摄
2024年8月,黄布沙大桥新桥建成通车。新桥总长187.08米,路基宽8米,双向两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桥面标高提升约3.3米,彻底解决洪水淹桥问题。如今,货车能够畅通无阻地驶入黄布沙村,农产品运输效率大幅提升,运输成本明显降低。
“新桥通车后,农产品损耗明显减少,收购价同比大幅上涨,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0万元。与此同时,黄布沙村的农文旅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采摘园、小满厨房、粤书吧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游客纷至沓来。”沙浦镇黄布沙村党支部有关负责人说。

黄布沙桥新桥。严钰滢 摄
黄布沙大桥的华丽转变,不仅仅是一座桥梁的重建,更是鼎湖人大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
教育提质:
旧校展新颜 筑牢振兴根基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沙浦镇人大代表、沙浦中学副校长何坤成发现,不少乡镇学校与城市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存在较大差距。2023年,何坤成在沙浦镇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改善乡镇学校教育设施、提升软件水平的建议,建议采购教学一体机替换老旧投影仪、翻新教学楼,让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何坤成的建议得到沙浦镇人大的重视。镇人大积极牵线搭桥,联系改造提升基金。沙浦镇党委、镇政府也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关于乡镇小学硬件改善的建议,将沙浦中心小学、沙浦镇初级中学、沙浦镇中心幼儿园改造提升项目纳入资金项目库,并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资金支持,合理调配资源,解决多所学校硬件问题。
沙浦中心小学对旧教学楼的用电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并重新铺设了运动场的塑胶跑道。“硬件改善后,稳定的用电保障了多媒体教学的顺利开展,丰富了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幅提高。新的运动场跑道大大增强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该校校长吴佩琳说。
民宿兴业:
激活新引擎 激发乡村活力
在沙浦镇,民宿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肇庆市人大代表、沙浦镇民宿经营者陈满洪表示,在筹备蒲营农旅项目时,深切感受到来自人大的有力支持。
“鼎湖人大在沙浦镇建立鼎湖区现代农业产业代表联络站,直接对准产业发展‘卡脖子’环节,精准发力。人大代表多次到蒲营农旅项目现场调研,走访民宿游客和当地群众,广泛收集意见,为项目解决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助力项目顺利推进。”陈满洪介绍。
据悉,为推动沙浦镇民宿产业蓬勃发展,鼎湖区、沙浦镇人大打出“联动确定监督议题+联动组织开展调研+联动实施结果监督”的履职组合拳。如今,香得利农业生态园民宿、蒲营农旅项目、木棉庄园、黄布沙浦屿特色民宿等项目如繁星般点缀在沙浦大地。

香得利生态旅游度假区。
“在两级人大助力下,沙浦镇民宿产业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沙浦镇的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土特产’销售,促进村民增收,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为文旅振兴提供了实践探索。”沙浦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说。
从交通改善到教育提升,再到民宿产业兴起,鼎湖人大在“百千万工程”中精准发力,书写为民服务篇章。未来,鼎湖人大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纵深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建设更加美好的鼎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