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韶关乐昌:人大代表助力破解“出行难”问题
粤北这个高山村落实现村路通车

来源: 南方+客户端  浏览字号:
  晚春的早晨,轮胎与水泥路面摩擦的沙沙声惊醒了沉睡的九峰山。随着一辆白色汽车缓缓驶过新铺设的水泥路,韶关乐昌市九峰镇三联村大岭下村小组这个海拔900米的高山村落,迎来了第一辆小汽车。“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汽车开到家门口!”70岁的村民蓝大伯眼眶湿润。这条全长2.5公里的盘山支路,结束了该村小组不通小汽车的历史,让大岭下村小组的村民告别了世代靠双脚丈量山路的艰辛。
  
  高山传音:
  村中老人的“出山梦”
  大岭下村小组有9户村民,长期仅依靠一条约2米宽的机耕路与外界相连。“以前挑担下山卖水果等农副产品,来回要走2个多小时,年轻人都不愿留在村里。”村民小组长蓝叔回忆道。
  人大代表在接待、走访联系群众了解到,村民们都将“修路”列为最急盼解决的民生问题。“谁家万一有个着急病痛,只能靠背或者用板车送下山去,救护车都上不来。”村民张大妈的话刺痛了代表们的心,“就算磨破嘴皮‘跑断腿’,也要打通这‘最后一公里’!”人大代表们立下决心。
  
  代表破题:
  一场跨越山坳的“和解宴”
  修建支路最大的难题在于用地纠纷,大岭下组修建支路需经过山下和乌猪洞两个村小组的山岭土地。九峰镇人大及时向镇党委请示汇报,统筹力量进行集中攻坚。
  从2024年7月至9月,九峰三联村“两委”干部、镇驻村工作组,连续3个月逐村逐户走访村民,白天到地头帮农户算建好支路的“经济账”,晚上召集村民代表开“屋场会”讲“发展经”,对于一些长期不在九峰居住的村民也没有遗漏,挨家挨户到其所在的居住地登门拜访,协调商议相关事宜,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九峰镇人大及时组织三联村的人大代表,利用联系群众、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的契机,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村民顾大局、促发展、讲团结,主动参与、积极协助镇、村干部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九峰镇综治办积极组织、指导做好关键人员的思想工作。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多方协商,大岭下村小组与山下、乌猪洞两个村小组达成了大岭下村小组修建支路占用山下、乌猪洞两个村小组山岭土地补偿协议。
  合力攻坚:
  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
  九峰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上级职能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九峰镇人大对薛勤忠等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开通九峰镇三联村大岭下村小组支路建设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事项。为解决大岭下村小组支路建设用地补偿和路基建设资金,三联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大岭下村小组的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号召社会热心人士捐款捐物,积极争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资金支持。同时,为了确保协议的履行和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三联村“两委”干部、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指导、协调、处理支路建设碰到的各种问题。支路建设于2024年10月动工,到2025年3月竣工。支路建设期间,施工现场经常能看到人大代表忙碌的身影,他们或了解施工进度,或查看工程质量,或听取群众反映,积极助力支路建设的顺利竣工。
  从“泥泞路”到“幸福路”,九峰镇人大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书写了人大代表履职的精彩答卷,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九峰的生动实践。九峰镇人大有关负责人表示:“代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群众心里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条蜿蜒向上的山路,丈量着民主的温度,更通向乡村振兴的明天,人大代表履职的脚步永远在路上。”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