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护营商,走进南沙” 涉外法律交流活动在穗举行
4月24日,广州市南沙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广州市贸促会在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举办“法护营商,走进南沙”——服务企业涉外法律问题交流对话会。活动吸引瑞士、德国、孟加拉国、厄瓜多尔、韩国等国驻穗领事官员、商(协)会代表及10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通过“立法实践展示+政策精准解读+国际规则支招”,为南沙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强大动力。

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沙样本”
活动开始,外国驻穗领事馆、商(协)会代表实地参观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图文展板、案例演示、互动体验,深入了解立法意见“收集—研判—反馈—转化”的全流程。
作为连接国家立法与基层民意的“连心桥”,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自设立以来累计收集涉外法律法规立法建议400余条,其中14条被《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采纳,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民主立法的重要窗口。
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经济官员陈永锋表示:“立法联系点让外资企业的声音直接传递到国家层面的立法机构,这种‘自下而上’的民主实践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预期,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在立法过程中对基层诉求的重视。”
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宁强调,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民主立法的实践平台,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近年来,联系点通过举办多语种政策解读会、邀请驻穗领事馆人员、外商(协)会人员访问南沙,构建港澳立法征询网络等举措,持续提升涉外立法参与度,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应对国际规则变局:专家支招企业“出海”突围
面对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挑战,活动聚焦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海外合规风险及墨西哥市场布局等议题,邀请权威专家为企业“问诊把脉”。
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挑战与应对》讲座中,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可通过“双供应中心”模式分散风险,如海尔智家在墨西哥设厂就近服务北美市场,同时与供应商协商分担关税成本。
针对企业海外合规难题,《中国企业海外摩擦应对合规指南》主讲人强调,需建立“事前预警—事中应对—事后修复”的全流程风控体系,并充分利用RCEP、CPTPP等自贸协定降低贸易壁垒。
“墨西哥已成为中国企业布局美洲市场的‘跳板’。”在《中美关税战下,墨西哥出海“三步突围法”》环节,专家结合海信、敏华等企业案例,建议企业依托《美墨加协定》(USMCA)关税优惠,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模式融入区域供应链。
活动中,企业代表就出口退税、跨境数据流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与专家及政府部门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南沙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南沙将进一步优化“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关税政策解读、合规培训等定制化支持。
广州市贸促会副主任张彦表示,通过立法联系点与贸促机构的协同,将持续推动国际规则对接,助力“广州智造”高质量出海。未来,南沙将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纽带,进一步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打造“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南沙力量。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