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东湖区人大:助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激活民营企业发展“强动力”
东湖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委、区委中心工作,对标“凡是大湾区、长三角能做到的,省会南昌要率先做到”的目标要求,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推动全区“迎难而上勇争先、敢作善为抓落实”的优化营商环境攻坚专项行动,为东湖区不断提升营商“软环境”,强化招商“硬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东湖区优化营商环境连续两年获评省评“优秀”等次,稳居省、市第一梯队,擦亮东湖区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习到位,增强依法履职的精准性。东湖人大系统性开展《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常委会领导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党组扩大会议等专题学习,切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通过培训讲座、个人自学等形式,深入学习和理解《条例》的立法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准确把握法规条文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从而开展更加准确、更加到位的监督。
服务到位,增强破解问题的实效性。东湖人大充分发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基层的作用,引领和带动全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东湖营商环境建设,为优化全区发展环境献计出力。开展“东湖区人大代表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专项行动,常委会领导赴一线、进企业、看项目,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精准掌握企业需求,实打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近年以来,组织人大代表走访企业56家,重点项目10个,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纾困发展的建议座谈会12场,梳理问题建议26条,形成专题报告提交区政府,推动解决和反馈各类问题诉求16个,强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相关委室主任做好“助企服务员”,多次联合区工商联、行业协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促成银企对接、人才招聘等精准服务2场次,助力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协调解决行政审批方面问题6个,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有需要、服务在身边”。
监督到位,增强专项监督的协同性。东湖人大把营商环境作为经济监督的“重头戏”,综合运用听审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视察等方式,强化跟踪问效,督促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和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尝试“人大+纪检监察”协同监督机制,在跟踪监督上年度营商环境问题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再梳理一批新的诉求问题进行联合监督,同时谋划2场营商环境面商会。依托“代表接待月”“代表主题活动”等制度载体,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议事会代表履职平台作用,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方面活动11场次,推动营商环境改善。聚焦企业反映的“办事慢、环节多、成本高”等37件营商环境领域的代表建议,加大督办力度,开展“营商环境提质年”专题询问,组织发改、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现场应答,督促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截至目前,推动实现6项高频事项“一窗通办”,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工程项目审批效率提升30%,市场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
机制到位,增强营商环境的高效性。东湖区人大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深化监督实效,持续推动区政府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整改闭环机制,将人大监督与政务督查深度结合,定期通报问题整改情况。目前,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达98%,确保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信用+监管”模式全面推行,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形成。为打造“审批更简、服务更优、效率更高”的一流营商环境贡献人大力量,助力东湖县域经济跑出“加速度”。 (东湖人大喻菡、蒋小军供稿)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