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淮安人大:牢记殷切嘱托 聚力改革创新
矢志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体系建设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体系建设,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淮安人大2025年“新春第一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周毅亮目标、划重点、鼓干劲,发出了深入贯彻全省人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部署,积极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有效落实“淮安样板”的动员令。会议强调,全市三级人大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人大“四权”行使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
  创新突破,制度先行。很快,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指导意见》通过篇幅紧凑、内容实在、具有特色的“18条”,聚焦“项目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品牌化发展、长效化运行”,致力打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更好展示淮安“象征意义”的民主窗口。
  计划性、针对性、整体性,是《指导意见》最显著的特征。文件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设置了“制度构建——参与深化——品牌塑造”三年计划,建立“党组带头、专工委落实、三级人大联动”推进机制,挂图作战、分步实施,以一个个具体项目为抓手,使自上而下的统筹整合与自下而上的民意表达互为促进、双向奔赴。
  保证人民知情,畅通人民表达,扩大人民参与,加强人民监督,注重人民评价——《指导意见》通过机制性、程序性安排,描绘了重大理念在基层有效落实的新图景。淮安人大将着力在强化融合上下功夫、在优化载体上做文章、在深化品牌上求突破,以实实在在的“人大之力”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淮安大地上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全要素”提升
  打造可触可及、见行见效的基层实践载体
  2024年7月12日,淮阴区淮高镇刘河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亮相”,民主协商、热烈议事的镜头是对基层善治的生动诠释。这一实践点将“全”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制度全,探索出“五方”参与、落实“五大民主”、实现“五项”权利的“三五”工作法;
  实体全,70米履职风采长廊、展陈历届全国人代会老报纸等历史资料的“老报新声”学习点、赤松茸产业发展“搭把手”代表专业工作站三者紧邻、有机串联;
  功能全,从“积分银行”激励机制到“码上见代表”程序应用,从“选民议事会”到“与民同行”代表小组议政,群众在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有了满满获得感、成就感。
  刘河社区实践点是全市首批打造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也是对人大传统履职阵地不断提档升级的优秀典型。去年以来,淮安人大全面升级577个“家站点”,设立一批“驻市外人大代表联络站”,精心打造40个经济运行观察点、20个社会发展观察点,使传统点位和新兴载体相得益彰,互融共进。
  如何进一步整合,让已有的履职阵地焕发光彩?刘河社区实践点进行了探索,给出了参考。在各县区试点基础上,淮安人大提出:重点打造一批能够满足多元需求、有深度有内涵、具备吸引力感染力的基层实践载体。丰富载体功能是关键所在,必须定位“三阵地一平台”,即具备宣传教育阵地、全过程履职阵地、议事监督阵地、数字应用场景平台功能,使研习、实践、展示、辐射和代表履职系统集成,示范带动全市点位高质高效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形成点多面广、以点带面的运作体系。
  基层立法联系点在阵地建设方面承载着特殊使命,盖因法治和民主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就是在视察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之时。淮安人大一直注重提高基层立法联系点品质,在收集民情民意、助力法规完善方面开辟“快车道”,在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立法咨询专家、联系点等多方智慧集成方面按下“加速键”,确保运作更顺畅、更便捷、更高效。今年着力健全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的全过程参与机制,对被采纳的建议发放采纳证书;拓展宣传普法、促进守法等功能,推动联系点与基层党建发展、代表助力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的效率,让更多沾着“泥土气”的“金点子”从基层一线直通立法机关。
  “全流程”提质
  打造“人民满意+”监督工作矩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践行,根本目的在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力维护,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长期稳定受益的制度成果得到真正建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淮安人大始终秉持“人民至上”价值观,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答好为民代言、为民尽责的“初心问卷”。
  2025年1月15日,淮安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进行“固定项目”——民生实事项目代表联组审议。人大代表和网友代表围绕小区物业管理、县中振兴、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等“身边事”,开门见山、直击堵点;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复,承诺整改。这场审议是淮安人大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监督形成“闭环”的关键一着,也是产生新一年重点推进项目的重要参考。在每年人代会票决产生50余件实事基础上,都会进一步票选出“人大代表重点助推的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对测评结果不理想、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项目,责成实施单位作出说明、立行整改。
  淮安人大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的“全流程”,不止在“首尾”的民主产生和民主评价,更在于变“事后监督”为“全程参与”。一方面,作出加强民生实事项目管理的决定,对审议票决、组织实施、人大监督、群众评价等各个环节“立规矩”;另一方面,出台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监督点的实施意见,将监督点建在民生实事项目现场,组建70多个专业代表组,涵盖100余处点位,邀请400余名具备专业背景、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大代表看进展、查不足、督成效。首尾呼应、环环相扣,确保实事“真实施”、症结“真解决”。
  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监督,是淮安人大“人民满意+”监督工作矩阵的品牌之一。之所以定位“矩阵”,既是流程上的全面公开,健全立项民意征集、项目遴选论证、人大代表及专家深度参与人大工作、意见建议反馈等“开门问策”“开门监督”机制;也是内容上的全面覆盖,包括“人民满意”营商环境、公正司法、养老服务、和美村庄、生态环境、县中振兴等专项评议、专题询问;更是主体上的全面联动,不仅探索监督权与立法权、决定权的叠加行使,也加强全市人大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形成刚性监督合力,更好回应社会关切。
  “全方位”提档
  打造助力“学思”、助推“践行”的生动平台
  “今世缘作为涟水工业经济的龙头支柱企业,如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继续勇挑大梁?”“工业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些数字,让我们透过数字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吗?”……
  2024年11月12日淮安“人大代表讲坛”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祥悦,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金湖县供电公司五级专家、信息通信运检技术专职吉兰芳,以及多位省市人大代表,围绕“争当‘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生力军”主题,畅谈体会感悟,共商发展良策。
  近年来,淮安人大积极“学思践行”,将打造标志性、品牌化地方讲坛作为“学”与“思”的重要载体,持续创新、创效、创优。“讲什么”紧扣中心大局,“谁来讲”做到统筹兼顾,“怎么讲”力求丰富多元,把课堂“搬”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社区大院,采用个人讲授与沙龙访谈相结合、课堂交流与实地体验相结合、代表讲述与观众发言相结合的模式,打造高标高质的互动平台。
  “学”与“思”不断提质增效,“践”与“行”更加聚力赋能。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市7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的活力潜力,淮安人大在三年成功实践基础上,继续擦亮“惠民生、助发展”代表履职品牌,开展“五级代表进家站、助力发展惠民生”主题活动,探索效果更实在、代表更方便、群众更认可的活动模式,进一步进乡村、助增收促振兴,进企业、助纾困促发展,进网格、助解难促和谐。重点引导人大代表当好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组织开展代表回原选区(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活动,让代表在接受广泛监督中增强履职动力。
  聚集民意的目的,是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对口的服务。淮安人大以“专”为媒,以“业”求精,在特色产业链上组建提升118个人大代表专业履职平台,推广“发起代表+共建代表+专家团队+支撑单位”新模式,引导代表提供更高质量的政策宣传、业务咨询等服务,促进履职个性化破题、品牌化实践、联盟化发展,推动群众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得到更好解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体系“见雏形”、五级代表履职尽责“开新境”的重要保障。淮安人大着力发挥镇人大法定职能作用,全面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加强开发园区人大工作,让基层基础更牢固。继续选拔优秀人大代表兼任镇街人大副职,进一步做好“后半篇文章”,动态掌握履职情况,加大培养管理力度,使有才者更有为。
  芳菲四月,海棠花开。“周恩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题展,在周恩来纪念馆繁花盛景中,述说着周总理为探索、建立、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的奠基性贡献。“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1956年,在中共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讲话时,周总理论述了扩大民主、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主张。一言一语,凝聚心血智慧,指引前行方向。新征程上,淮安人大将带着特殊情感、特殊使命、特殊责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把学习周总理宝贵品质和依法履职尽责紧密结合,砥砺前行、不负韶光,为更好展示“象征意义”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