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海文:让归侨日子越过越红火

通讯员 曹秋秀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维炜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黄海文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后勤部后勤主管
  腊八已过,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仍被暖阳温柔包裹,太阳河悠悠流淌,河面波光闪烁,两岸草木葱茏,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全国人大代表、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行政后勤部后勤主管黄海文,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她以炽热的初心,为兴隆咖啡民族品牌发展、乡亲福祉的增进、家园生态的守护全力以赴。她说:“我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兴隆咖啡走向世界。”
  兴隆华侨农场是海南著名的侨乡。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为妥善安置因东南亚排华接回来的归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在太阳河畔拔地而起。短短时间里,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归侨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纷至沓来,投身于国家战略物资橡胶的种植大业。归侨们对咖啡的热爱,催生了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的诞生(1952年)。1960年,黄海文的外婆一家从印尼远渡重洋,在兴隆落地生根。
  儿时的黄海文,眼中的兴隆一派欣欣向荣,房前屋后摇曳的咖啡树,舅舅精心炒制咖啡时飘散出的醇厚香气,还有“卧薪尝胆同舟乐,自力更生创业雄”的建设场景,如同一颗颗种子,将“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深深埋进她的心底,陪着她慢慢长大。
  黄海文自小学习刻苦,成绩优秀。1987年,她由兴隆华侨农场送往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代培。1991年毕业后回到兴隆,先是到七管区区部担任胡椒技术员,1992年进入咖啡厂,先后担任化验员、车间主任、副厂长、工会主席等职务。三十载如一日,她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忱与专注,从咖啡种植技术的钻研,到加工工艺的优化,再到市场营销策略的探索、品牌推广的创新,直至推动咖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致富,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她的认真负责、勤奋钻研、古道热肠,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爱钻研”“责任心强”“热心赤诚”等成为她的标签。
  2023年,黄海文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身份的转变,让她的视野更加宽广,也让她深感责任重大。“要提升中国咖啡品牌的竞争力,主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世界舞台,擦亮兴隆咖啡民族品牌。”
  经过深入调研走访,黄海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在海南省万宁市建设咖啡新型国际专业市场的建议。2024年2月5日,海南国际咖啡交易运营中心在万宁盛大揭牌,这一重大成果令她备受鼓舞,“海南国际咖啡交易运营中心的成立,将利用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以及加工增值等特殊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咖啡产业链的相关企业集聚,推动中国精品咖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远。”
  去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对此,黄海文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深耕咖啡产业30余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深知要把乡村振兴的路子走得更宽更远,就要把产业创新摆在第一位。”这些年,黄海文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2023年,工作室被海南省总工会授予“海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在咖啡研发中不断探索创新,获得了多项专利,丰富了咖啡系列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农户种植咖啡,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我们在挖掘兴隆咖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方面下功夫,将华侨文化与咖啡产业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咖啡主题特色旅游线路,让侨乡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黄海文满怀信心地说。
黄海文代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海南代表团审议。(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