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马世功:让乡亲们生活美、心里安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钰钗 通讯员 李雅静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马世功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白庄镇苏呼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024年隆冬,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苏呼撒村迎来了一场降雪。在这场雪来临之前,村里因12·18积石山地震房屋塌方的11户受灾群众,已经全部入住了温暖的新房。
  “由于靠近震中区域,我们村200多户都不同程度受到地震影响,其中,D级危房11户、C级危房95户、其余为B级危房。如今,大家都欢欢喜喜地住进了温暖的家。”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白庄镇苏呼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世功开心地说道。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苏呼撒村距离积石山县较近,震感明显。当时,马世功第一时间跑到山上确认水库是否存在险情。“确认没有险情后,我带着村干部开始挨家挨户排查,统计受灾情况,幸好我们村没有人员伤亡”,回忆起地震当晚的情形,马世功仍心有余悸。
  冬季的夜晚寒冷入骨,虽然在空旷地生了火、架了炉子,仍有部分村民感到身体不适。了解这一情况后,马世功立即组织车辆,“只要有人不舒服,我们就立即将他们送去医院,有些老人还有心脏病,送到医院后要安排专人看护。”
  组织照料村里老人、联系对接援助物资、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大灾面前,马世功丝毫不敢停歇,迅速在村里设置临时安置点,协调到救灾帐篷30顶、燃煤2吨,组织运送被褥、水桶、煤炉、电线等生活物资,让群众在安置点吃得饱、住得暖。
  地震后,根据对周边受灾地区房屋毁坏情况的调研,马世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加大对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资金支持与技术指导的建议,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受灾群众房屋维修加固重建及时推进落地。
  随着生产生活的逐渐恢复,马世功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变化。“房子重建的过程中,村里必然会出现一些纠纷,坚持和发扬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的‘枫桥经验’,多跟村民讲道理,矛盾也就化解了。”马世功告诉记者,2024这一年,他为村民调解了一百多起矛盾纠纷。
  马世功也是白庄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美调解室的负责人。“我是土生土长的循化人,结合当地村规民约和风土人情开展调解工作得心应手,大家有啥矛盾都会先想到镇上的调解室。老百姓来到调解室,给他们倒上一杯热茶唠家常,矛盾也就渐渐化解了。”马世功说。“调解有温度,才能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让乡亲们生活美、心里安。”翻开马世功的记录本,上面详细记录着他调解矛盾纠纷的点点滴滴。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和美调解室也成了我了解老百姓所思所想的地方。”马世功表示,和美调解室不仅仅是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室,也是政策宣讲的工作站,更是社情民意的收集站。
  “苏呼撒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拉面村’,村民大多在各地开设拉面店,我也曾是一名拉面店店主。”马世功告诉记者,这两年拉面产业飞速发展,很多村民也来与他交流“拉面经验”,讲讲发展拉面店中遇到的问题。
  与村民交流多了,马世功意识到,可以利用拉面产业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这两年,我们争取了扶持资金,依托本村及周边12个村的40多万亩共有草山,打造了牦牛养殖基地,大力发展有机生态畜牧业,下一步可以为开设拉面店的经营户提供可追溯的优质牦牛肉食材。”谈及村里今后的发展方向,马世功信心满满。
马世功代表(右)在白庄镇和美调解室调解矛盾纠纷。(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