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常熟人大: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两个高质量”
推动代表真知灼见转化为促发展的良策实招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提出代表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办理代表建议是尊重代表权利和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常熟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精细抓源头、规范抓交办、务实抓监督、全面抓保障,完善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建议办理工作体系,努力推动代表的真知灼见更好转化为深化改革、助推发展、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充分彰显人大制度优势。
  抓优建议办前环节
  让建议内容“提得好”“交得准”
  培训是提升代表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常熟市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完善建立市镇协同、多元组织的培训体系,运用集初任培训、年度培训、专题培训、以讲代训为一体的形式,以及“走出去”和“请进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特别是把代表提好建议作为必修内容纳入其中,每年组织各类培训20余场次,着力解决建议“提不出、写不来”的问题。常熟市十五届、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春华在参加培训时谈到:“定期开展代表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做到人大知识常学常新,又能密切代表之间沟通交流,特别是近年来创新开展的‘琴川代表讲坛’,让代表走上讲台,让代表给代表培训,非常接地气也很实用,希望要长期坚持、形成制度”。
  抓调研保障代表知情知政,也是常熟市人大常委会紧抓不放的一项内容。连任多届的资深老代表谭建元说:“每季度例行的代表小组活动、人代会前集体调研活动和代表参与人大监督活动,是代表之间交流履职情况和建议准备、知情知政等情况的重要形式,也是民智民意的汇集地。”在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牵头和业务指导下,全市15个代表组一年60次小组活动规范开展,围绕发展重点、民生热点、治理难点确定不少于15项课题开展调研,每年邀请超100人次代表参与监督活动,年末组织全体代表开展民生实事专项视察,帮助代表更好地丰富建议“蓄水池”,为提出高质量建议打牢基础。
  把牢建议的“成文关”是关键一环。常熟市人大代表、古里镇人大主席顾小燕谈到:“过去代表提建议比较宽松,随手就可以一提,‘一句话’式建议也比比皆是。现在要求高了,市人大建立了‘代表团组一审、镇街人大二审、代表工委三审’的三级审查机制,并且逐年在完善这项机制,对镇街人大、代表团组和广大代表都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倒逼作用。”通过运用这项机制,建议的数量在实现翻番提升的同时,质量也实现同步明显提升。
  人大代表来自方方面面,建议内容就也覆盖方方面面,会涉及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要想办好建议就还需交准建议,让办理单位与建议内容保持一致。在谈及如何有效提高建议交办效率时,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费卫东这样说:“市人大常委会完善建立了预交办、二次交办、提级办理等工作机制,每年人代会闭幕后就第一时间沟通对接“一府一委两院”进行建议预交办,经过‘两上两下’征询意见后精准确定办理单位,而后按照党群口、政府口、监委和“两院”四个大类实行归口交办,针对其中涉及问题多、牵涉部门广、办理难度高的建议协调由“两办”牵头办理,有效避免了交办推诿扯皮等现象。”经梳理,今年市人代会共收到代表建议310件,经“二次交办”后交由65家单位进行办理,未出现建议“返工重交”情况。
  抓细建议办中环节
  让办理工作“督得严”“办得实”
  督办代表建议是人大常委会的职责所在,也是监督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的重要途径,既要体现规范和力度,更要注重质量和实效。
  为更好推动建议办理“两率变一率”,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重点建议督办工作,从最初的只有人大领导领衔督办,到人大、政府领导领衔督办,2024年实现更进一步拓展,推动市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全体领导领衔督办重点建议,极大地提升建议办成率。2024年,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国重点督办陈波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现有公共场所AED配备及配备后的使用管理的建议》,交办后通过召开督办工作专题会,开展现场调研督查,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的问题。截至目前,常熟全市范围已在城市广场、大型商超、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AED设备420台、实现公共场所基本全覆盖,同时还每年委托急救中心、AHA培训基地开展民众应急救护培训达到2万人次。提议代表陈波表示:“市领导重点督办的形式非常好,既体现了领导的重视,也展现了部门的担当,办理效果也非常好,希望能够继续深化拓展这一做法。”2025年,市人代会市“三套班子”领导共领衔督办25件重点建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一直把“集中提”“反复提”建议列为关注的重点,并把督办建议同日常监督协同贯通起来,提升办理质效。以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例,2024年代表提出的319件建议中涉及医卫领域有近20件,其中,《关于后疫情时代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构建的建议》《关于完善三级医疗网络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等通过代表工委会同教科工委协同督办,均取得较好的办理成效。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回应代表和群众呼声,还确定“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更高品质健康常熟”主题开展专题询问,运用“网络直播+线上互动”的方式,15名代表和2名市民进行提问,10个政府工作部门和部分板块、公立医院负责同志到会应询,吸引在线观看人数超11万,进一步提升办理质效,助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高质量开展。
  “我受市政府委托,现就人代会代表书面建议和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每年9月,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都要例行到会,向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汇报建议办理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制度化落实常委会会议听取办理情况汇报、人代会通报办理情况,并注重抓好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工作,对代表要求继续跟踪的落实“二次办理”,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落实“二次答复”,努力让代表“真满意”、建议办理“真落实”。
  据统计,本届人大履职三年以来,收集督办代表建议724件,办成率逐年提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通过办理代表建议,推动出台一批政策举措、有效保障改善民生,比如围绕促进直播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等建议,出台《常熟市关于支持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常熟市“六不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实实在在推进解决一些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再比如,启动高架桥下闲置空间便民设施改造工作,建立集体配送模式下的“10-15分钟”助餐服务网络,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围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优志愿服务和困难救助创造性地出台一批惠民利民政策举措,切实把高质量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的务实措施。
  抓实建议办后环节
  让保障机制“建得优”“立得久”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提高建议办理质效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常熟市人大常委会在完善构建、规范运行建议办理工作体系的同时,突出加强对代表群体的监督和引导,为高质量办好建议打牢组织基础。
  来自琴川街道的唐丽芳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定期都会走进“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倾听民声,先后提出《关于优化老旧小区人防车位充电桩建设要求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快递行业规范管理的建议》等5件建议,把交流中听到的民生诉求转化为了代表建议、进而成为惠民举措。她说:“本届市人大重视推进代表履职阵地和配套机制建设,按照‘1+14+N’的布局建成一批高品质阵地,配套建立五级代表进网格、代表定期进家入站等工作机制,制度化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代表统一接待日等活动,有效密切了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选民之间的联系,给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注入了‘源头活水’。”经粗略统计,依托覆盖全市的履职阵地,代表全年“回家进站”超2300人次,接待选民超8000人次,收集并办复各类意见建议700多条。当地选民也欣慰地感慨:“现在有什么想反映的问题,随时都可以到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喝喝茶、聊聊天,感觉代表每天都在身边。”
  常熟市枫泾社区原党委书记陆仁华是一名连任六届的资深老代表,他归纳自己多年的履职经历总结了“六字要诀”,履职期间一共提出86件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去年底,一篇展示陆仁华代表的履职风采《一把轮椅走千家 心系群众连万家》引起了代表们的集体共鸣。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用好“常熟人大”公众号和市镇村代表之家(站点)等自有阵地,与融媒体中心、报社、电台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开设专栏,人代会期间通过“午间风”栏目和“代表通道”反映建议办理等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平均每年对不少于15%的代表开展宣传,推动在代表之间形成了很好的正向引领。陆仁华代表在谈及今后履职时,说到:“我虽年逾古稀,但仍将认真履行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积极为民发声、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合格人大代表‘竭诚奉献、不负人民’的价值追求。”

  人大代表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是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也是最常用、最管用的形式。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推动下,“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部门对代表提出的建议,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办理成效越来越好,让百姓看到了政府的态度和代表的担当。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国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建议办理工作的实践创新,进一步加强建议办理工作同人大审议、专题询问等监督工作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探索,推动建议工作再显新作为。”同时,围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代表工作,王建国也表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持续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在实践中完善打造以代表常在、百姓常来、实事常办、作为常显为鲜明特色的‘360常代表’品牌,发展和完善更加有效、更具活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生动实践。”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