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张振连:以匠心守初心的履职之路
通讯员 张琪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刘文学
张振连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四建公司工匠学院焊接教练
在石油石化领域,张振连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技能大师。52岁的他,凭借30多年的丰富经验,在焊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突破,为石油石化装置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的技术是一点一点被‘烫’出来的”
19岁刚入职的张振连,和一位叫张书成的老师傅同住。有一次聊天,张振连得知他是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干电焊能干成劳模,还是全国的?”这让张振连既羡慕又佩服,激发了他内心强烈的学习意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成为电焊行家里手,就要下苦功夫、实功夫。培训初期,电焊火星经常迸到袖子和袜子上,一烫就是一个孔,接着溅到皮肤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培训一个多月后,一次教练从他身边走过,然后又折返回来,指着他焊的铁板说:“看看这个缝,焊得多漂亮!”凭着不服输、不畏难的劲头,几年时间下来,张振连熟练掌握了不同材质的焊接工艺,焊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工程项目是张振连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宁煤项目中,面对大口径复合管焊接难题,他通过优化坡口形式和堆焊层次,使焊接合格率从93%跃升至99%,创造经济效益20万元,并荣获焊接工程一等奖。他拥有的其它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有3项成功转化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25年是张振连从事电焊工作的第33个年头,“我们这些老师傅一定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技能人才。”他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也只能为企业奉献几十年。但带出一个好徒弟,就等于让工作时间延长了一倍,带出一个好团队,就能为企业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自动化设备已经能够帮助完成一部分焊接工作,但是遇到狭窄空间或者高空作业,还是需要有丰富操作经验的焊工上手操作,所以培养优秀的焊接技术工人这项工作还是迫在眉睫。
张振连言传身教将自己的焊接经验和技巧倾囊相授给公司的“徒弟们”,使得他们在赛场上屡获佳绩。2023年第十六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接比赛中,他指导的选手力压群雄,夺得金奖、银奖,他也当之无愧地被授予“金牌教练”称号。张振连的一系列努力为行业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焊接人才,为技能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希望我的履职能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带来进一步的积极变化”
“牛主任,咱们都是施工企业。今年我参加全国人代会提的建议是加强技能工种人才队伍建设,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建议吗?”2023年年初,张振连来到天津津滨石化设备有限公司面对面征询建议。一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张振连就把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带到了他的代表履职之中。他工作之余,一有时间便会到生产一线走访调研,倾听工友们的心声,另外还利用互联网的通讯优势向不同企业征询意见。
张振连是来自基层一线的产业工人代表,他对产业工人的所思所想所盼最为熟悉,因此,他代表履职的焦点也多集中在这个领域。2024年全国人代会,张振连针对高技能操作人员培养时间长和社会对其重要性认知不足矛盾、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结构亟待调整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2025年全国人代会,他重点关注的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领域产教融合的话题。
张振连说:“希望我的履职能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带来进一步的积极变化。”

张振连代表在操作自动焊接机。摄影/姚志广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