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越城区人大:以“三个坚持”深入推进工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建设
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马海片区系全市最大的工业集聚区之一,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现有18个小微园区、250余家工贸业,因该区域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企业职工流动性较大,加之原有6个村居组织因征收拆迁整建制撤销,导致该区域基层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一直较为繁重。对此,越城区人大常委会以“一镇(街)一特色”培育为抓手,积极鼓励基层首创,率先组织人大斗门街道工委建立马海工业社区代表联络分站,坚持综合施策,统筹各方力量,深入推进工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坚持“企业侧”和“群众侧”联动,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新机制。越城区人大常委会以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试点为契机,组织斗门街道建立工业社区代表联络分站和营商环境观察点,将袍江法庭“共享法庭”平台引入联络站点,积极凝聚基层人大代表、社区干部和重点企业、营商环境观察员等各方力量,从“企业侧”和“群众侧”共同为生态环境治理出谋划策、贡献力量。2024年以来,工业社区联络分站先后组织6名人大代表进基层单元活动3次,与社区干部、重点企业、职工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先后征集水环境治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建议意见8条;组织16名基层代表和100多名企业职工群众聆听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宣讲2场,与法官面对面交流,持续提高人大代表、企业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
二是坚持“清单化”和“例会化”并重,着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多方协同、闭环监督”新格局。越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方针,推动制定人大斗门街道工委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组合监督计划,涵盖三废清理、大气管控、节能减排、清洁城市、污水治理等六方面监督内容。同时,组织区人大代表及街道议政会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听取生态文明“一综一专”报告及评议,动态开展视察调研,对年度计划推进情况进行全过程闭环监督,有力推动工业集聚区生态环境治理向纵深推进。如,针对马海工业集聚区三江大河沿岸160余亩农业源污染影响丰收闸监测水质问题,工业社区联络分站督促推动相关单位出台河长履行主体责任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农业生态拦截系统、减肥增效、畜禽清养等措施,有效促进河道水质持续好转。
三是坚持“代表码”和“直播间”融合,探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群众点题、政府解题”新模式。聚焦马海工业社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大任务,组织在工业社区联络分站统一设置人大代表、议政会成员二维码和马海社区分站二维码,全天候征集企业、群众的建议诉求,累计征集大气治理、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等意见建议38条。同时,依托“代表进直播间”平台,组织区人大代表携手工业社区负责人,以“推进基层治理、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开展直播活动,深入宣讲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回应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基层人大更好地向中心聚焦、往创新拓展、为大局出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