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沙洋县:“3+”模式,为“局长进站”赋能增效
加强国家机关负责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根据代表法有关规定,人大代表可约见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负责人并当面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这种“打直球”式交流,既有助于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又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沙洋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社情民意为出发点,以基层站点为根据地,在全县15个市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局长进站”活动,通过“代表点题-局长答题-群众评题”,让代表和群众“沉浸式”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开辟了民生问题从收集到办理的快速通道。
调研摸底+“局长进站”,让基层呼声更加真切
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履职尽责的重要平台,也是汇集民声的“第一现场”,群众可就近反映意见建议和诉求,通过代表将群众心声传递到政府及部门。如何实现民情民意的高效传递、如何保证基层声音在传递过程中不失真、不被淹没?沙洋县人大以镇(区)为基础单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群众的优势,结合日常履职过程中的所思所见选定主题,利用“代表活动日”组织代表调研,将群众诉求摸准找实后再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让其从局机关走进代表联络站,听取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为政府及部门结合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合理制定政策、调整工作方向打下了基础,有效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沙洋镇属于城关镇,辖区内主要以社区为主,只有友谊、三峡、闸口3个村。这些年来,其他乡镇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高质量的田块既有利于耕种又方便管理,开展整体发包也更有优势。因为村少田稀,高标准农田整治的春风一直没能吹到沙洋镇,但是干部群众渴望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的呼声却是一年高过一年。”沙洋镇“局长进站”活动现场,面对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周洪华,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向周局长传递最真实的声音。“我们虽然群体少、呼声小,但是村集体等着发展,群众等着致富,大家都盼着高质量的农田带来更加可观的收益。项目年年都申请,审批次次都落空,今天好不容易等来了周局长,我们可要为自己呼喊呼喊。”面对基层这些最真实的声音,周局长的回复也丝毫不含糊:“县农业农村局将在统筹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指标的前提下,加强对少村少田乡镇和边远地区的倾斜,分批次开展建设,让高标准农田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沙洋县人大将每月10日定为“代表活动日”,集中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走访等活动。仅2024年全县15个市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就收集了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107个,组织代表调研68次,为“局长进站”活动点好题建立了数据清晰、情况详实的“民生题库”。
现场问政+“局长进站”,让为民服务更接地气
组织国家机关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向代表和群众汇报工作,听取建议、批评和意见,不仅有利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政府部门与代表和群众的联系,更有助于强化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改进作风。沙洋县人大探索推进“局长进站”与工作评议相结合,督促各被评单位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走到代表和群众身边,汇报重点工作进展、开展最新政策解读,同时,接受代表和群众现场提问,就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民生工程听取建议、答疑解惑、作出承诺,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目前正是抗旱保水关键期,但杨集村1组2组线改项目进度缓慢,严重影响抗旱工作,群众急盼解决!”“建议民政部门在进行公墓建设规划时,进一步优化布局,以便群众就近进入公墓安葬。”“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县人社局是如何处理的,能否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城乡居民医保费用持续上涨,账户内金额年内不消费即清零,且部分特效药品不能报销,导致群众参保积极性下降,甚至弃保,请问医保部门将如何应对?”在滨江新区代表联络站,“局长进站”和工作评议同步推进,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县城管局、县供电公司和县医保局等六个单位局长带领业务骨干开展现场办公,对于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做到即收即办、现场解决,对于政策不清的问题做到耐心细致、有问必答,对于相对复杂的问题做到专人对接、按步推进。
2024年是沙洋同步推进“局长进站”与工作评议的第一年,参与迎评的六个单位均实现了进站百分百,县人社、县医保等窗口单位还坚持“进站”不止于进站,根据代表建议和群众需求,组织专家到基层一线开展政策宣讲、业务指导,在群众身边开办“板凳课堂”,更好地服务群众。
重点督办+“局长进站”,让建议落实更有力度
国家机关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的最终目的是推动落实、解决问题,人大代表作为“局长进站”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既要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为“进站”做好问的准备,也要抓住重点、筛选梳理,提高“进站”的质效,还要发挥监督职能,做好“进站”“后半篇文章”。沙洋县人大坚持将“局长进站”与建议督办机制对接,一方面对“进站”活动中收集的意见建议建立台账,按照程序进行分办、交办和督办,实现建议从提出到办结的闭环式管理;另一方面以“进站”为平台,对群众反映强烈、办理过程中存在中梗阻的问题进行现场督办,将责任和压力直接传递到国家机关负责人,提高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渔民用电同网不同价”一直是后港镇干部群众心中的一块心病,后港镇荆乔水产公司现有的120余家养殖户,受到用电支出过大、电力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不仅增加了渔民负担、制约了公司发展,还不利于地方和谐稳定。“关于取缔转供用电、实行同网同价的建议”代表们提了一年又一年,2024年该建议列入重点建议进行督办。县发改局作为该重点建议主办单位,借助后港镇代表联络站“局长进站”活动,就建议办理情况向代表们进行详细汇报,认真听取了代表和群众关于办理工作的进一步建议,会后积极对接县供电公司、后港镇政府、荆乔公司,商定改造方案,全力推动“转改直”。目前,“转改直”工程已顺利开工,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建设、投入使用。
在“局长进站”活动的助力之下,2024年确定的关于取缔转供用电、规范种子市场管理、解决县城企业招工难等10件重点建议,均得到了较好办理,同时,也让代表和群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进一步增强了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范慧娟)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