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涟水县:代表主题活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25年03月08日 14:21
  近年来,淮安市涟水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惠民生、助发展”代表履职建功主题活动,通过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建立代表专业工作室等,推动人大代表在履职尽责中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筑牢活动载体
  一是组建专业小组。按照便于组织、方便工作的原则,从在涟五级人大代表中优选机关领导干部、企业家代表等10名人大代表,作为县乡村振兴专业代表组成员,结对帮扶10个省市县确定经济薄弱村,建立10个乡村振兴专业代表联系点,通过“线上+线下”连线、“代表+选民”联动,让代表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中反映社情民意,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二是组建专业工作室。结合乡村产业特色和人大代表专业优势,按照有发起代表、有共建代表、有专家团队、有支持单位模式,在全县成立芦笋种植、致富“薯”光、“缘”粱种植服务等7个人大代表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工作室,坚持定期接待群众和“代表二维码”随时联系相结合,服务人大代表利用技术特长,帮助破解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难题。
  提升工作质效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个委室联系指导1—2个专业代表工作室,加强日常工作联系、重点工作联动、疑难困惑联解。二是完善制度保障。深入落实省市人大主题活动要求,出台组建乡村振兴专业代表组、加强人大代表履职保障等文件,研究制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县人大代表争当“三个模范”主题活动实施办法,明确代表履职方向、履职时间及经费保障等措施,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专业代表帮促计划,开展“三亮三争”活动,引导代表在本职岗位和代表岗位上争先创优、建功立业。三是强化队伍保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学习教育常态化、系统化,邀请专家和县分管负责同志开展专题培训,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和基层实际情况。
  共绘振兴蓝图
  将人大代表所长与地方产业所需精准对接,全县实施的15个产业类帮促项目,有效推进村集体和群众共同致富。因地制宜发展“红椒红薯红高粱”三红产业,依托酒企建立酒企+科技服务单位+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户合作的高效运作模式,打造酿酒红高粱绿色生产基地,并辐射周边村居。放大代表专业工作室等实践示范效应和引领联动作用,结合产业规划、项目建设、村情实际等,构建“共富乡村联合体”,推动从一个村的发展向一批村的发展转变。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