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盐城市:代表小组联系家站点
近年来,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将发挥代表家站点作用作为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的有力抓手,建立人大代表小组联系家站点机制,在基层一线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家站点建设“回头看”
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对家站点建设进行“回头看”,调整家站点设置点位、功能布局、制度流程等。在市县两级、乡镇和街道、园区设立人大代表之家314个,在村、社区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1177个,在政务服务中心、乡镇农商银行、农贸市场、村级卫生室等人流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设立人大代表联系点1076个,形成紧扣中心大局、贴近基层群众、体现代表行业专业特点、富有功能特色的代表履职平台体系。阜宁县推进 “代表云家”建设,重构代表联系群众网络体系;射阳县在田头车间、街头巷尾建立“乡里乡亲”联系点;响水县设立行业代表联络站和专业代表之家等等,把代表工作嵌入到事关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的基层一线。
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专工委推进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乡村振兴联系点、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基层立法联系点等专项平台载体,引导行业专业领域代表加强与相关方面群众的联系,加强专业事项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把发现的问题、形成的建议转化为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代表小组联系家站点
实行人大代表小组联系家站点机制。每位在盐城的全国人大代表联系一个乡镇(街道)的家站点、固定联系周边若干名群众,省市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联系一个乡镇(街道)的家站点,每位代表固定联系周边若干名群众,实现全市1100多个各级人大代表小组联系家站点全覆盖,形成了市人大常委会统一指导,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统筹谋划,乡镇和街道人大具体实施,各级代表广泛参与,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的人大代表家站点工作网络体系。
形成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专工委+代表小组+家站点工作机制。每个专工委结合工作职能和实际需要,对口联系5个人大代表小组,分行业专业建立代表“联系工作群”,结合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和时间安排,指导代表小组深入相应家站点联系群众、走访调研、倾听诉求、会商座谈,形成“专工委+代表小组+家站点”的民情民意转化运用工作链条。
线上线下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结合数字人大建设,在代表家站点推行人大代表“亮数字身份”行动,建立以代表身份二维码为应用端的代表联系群众数字化系统,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民情民意提供便捷渠道。开展人大代表定时定点接待群众日活动,县镇两级人大按季度统一确定本地人大代表接待群众的具体时间,由代表小组统筹安排代表轮流到相应家站点走访接待群众、听取意见建议。
建立意见建议处理协作机制。对代表和群众反映的属于县镇两级解决的问题,及时沟通衔接,逐一明确责任,督促解决到位;对属于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由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分季度汇总、集中交办,并负责跟踪督查、答复代表;对涉及全市体制和政策性问题,由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向市委提出报告,推动问题解决,确保取得实效。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