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刘廷:做关心老年人的“工友小刘”
“老年人日常起居的痛点有哪些?”
“哪些适老化设计更具实用性?”
“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情况怎么样?”
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康养事业销售总监刘廷穿梭在上城区小营巷社区,对当地适老化改造情况进行回访。改造方案的优化方向、社区老年居民的反馈……刘廷逐条记录总结,为今年的代表建议做准备。

刘廷是从工厂车间走出来的人大代表。2021年,其所在公司新设康养事业部门,并安排在一线表现出色的刘廷进入管理岗位。岗位调整带来了关注点的变化,从那时起,他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与养老服务有关的问题上。
作为一名85后全国人大代表,刘廷坚持“要做可靠的工友,也要做亲切的小刘”。去年,他走访了全国十余座城市、上百家养老机构,以及不计其数的老旧民居。老人提出的想法,都被这个“工友小刘”仔细记录了下来。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养老需求日益突出。“养老关乎民生福祉。特别是近两年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侧面也说明了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刘廷说,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中,还存在床位空置率较高、缺少精细化服务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此,在过去几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刘廷围绕养老服务提出了多条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关于建立长护险稳定的筹资机制,扩大服务项目供给和服务人群,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多措并举缓解国家养老问题,建立第二人生职业的建议》《关于推动长护险辅具租赁服务项目的建议》等。“江苏南京、四川成都、浙江嘉兴等十余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已经将辅具租赁纳入服务范围,从而为那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减轻生活负担。”刘廷介绍说。

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今年参会,刘廷计划聚焦居家养老,把建议重点放在更普惠的适老化改造、打造服务型老年公寓等领域。“全国各级政府对老年群体愈发重视,相关补贴政策也在大力推进。像浙江,响应迅速,执行得也相当有序,改善了不少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条件。”为此,刘廷建议,要建立完善全面、科学、细致的评估体系,强化宣传推广,搭建统一监管平台,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希望通过我的行动,探索出更多有益经验,成就更多人的幸福晚年。”“工友小刘”的目标,就是让养老这件事继续细化、落地更实、惠及更广。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