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济立法工作扎实推进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倩文
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扎实推进经济立法工作: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审议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修改会计法、统计法,审议金融稳定法草案,加强现代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制定能源法、修改矿产资源法、审议渔业法修订草案,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制定增值税法,加强宏观调控……
“村集体经济如何运行,如何管理?”“村集体组织能干什么?”随着各地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村集体资产一年比一年厚实,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出台,盘活“沉睡的资源”,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有法可依,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立法的一个重要考虑即是认真总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将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马正平介绍。此次立法,明确基本运行制度,第二章以“成员”命名,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从“意定”转向“法定”。随着法律的实施,像村民集体开会决定本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的场景,今后会越来越常见。
除了健全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也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做自己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2024年12月21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草案中许多规定直接涉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切身利益,对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是必要条件。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已提请初次审议,统筹活力和秩序、效率和公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合理明确经营者义务,为各类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近年来,我国完成了对包商银行等“明天系”金融机构、海航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风险处置,并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中小银行三个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审议金融稳定法草案,在既有经验下推动完成金融稳定的制度机制构建,以期为现代金融监管提供更加清晰的法治路线图。
此外,会计和统计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解决会计和统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2024年会计法和统计法均完成修改。会计法修改坚持“严基调”,加强会计监督,完善责任追究,让会计活动真正发挥“经济记录者”的作用。统计法修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强化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责任、加强统计监督、提高统计科学性方面,新增3条、修改21条,对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是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时隔近40年的一次大修,对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渔业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准确把握新时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诉求,更好统筹养殖业、捕捞业发展以及渔业资源增殖和保护,促进渔业提质增效、绿色发 展……
“通过!”刚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增值税法。据悉,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4个税种制定法律,涵盖了绝大部分的税收收入,税收立法再进一程。
增值税是全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人覆盖绝大部分经营主体,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次立法,巩固了近年来增值税改革成效,有利于增强税制确定性,有利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有专家表示。
稳是主基调,进是大方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扎实细致、精益求精做好立法工作,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护航经济破浪前行。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