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风反腐加力度 清风正气在身边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宝山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监察机关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6.8万件、处分62.8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万人……
2024年12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制度,由小到大、以点带面,折射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新成效,让群众真切感到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
报告指出,2024年以来,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集中整治,直接查办督办重点案件2633件,协同有关部门抓好整治骗取套取社保基金等15件具体实事,派出8个督导组推动系统上下全面发力,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纠治。
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学生健康,一些不法人员从孩子口中“夺食”,群众有切肤之痛。国家监委督促有关部门首次摸清全国中小学食堂及供餐情况等底数,指导各级监察机关依法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
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农民群众反映强烈。国家监委指导各级监察机关查处贪污侵占集体资金、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15.3万个,处分13.2万人。
医药领域腐败加重群众负担,损害医患关系,恶化行业风气,广为社会诟病。国家监委严查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问题,狠刹吃回扣、收红包等行业歪风。全国共立案5.2万人,处分4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634人。其中,留置处级以上干部675人。
一些安全事故背后往往存在责任缺失、监管缺位等“人祸”。国家监委以严肃问责压实责任,直接对内蒙古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坍塌、江西新余临街店铺火灾等6起重特大事故开展调查,对337名公职人员追责问责,其中中管干部13人。
一些干部把老百姓的“保命钱”当成“唐僧肉”侵吞蚕食,使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打了折扣。国家监委聚焦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会同民政部门开展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专项整治,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6万个,清退不符合条件人员7023人,新增应纳未纳低保人员2.1万人。
扫黑除恶连根拔起,才能除恶务尽。国家监委会同政法部门常态化机制化推进“打伞破网”,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870件,处分9514人,移送检察机关833人。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国家监委以监督促监管,指导地方结合实际整治营商环境、基层执法、窗口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查处执法司法和政务服务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1万个,处分6.6万人。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群众极度反感,干部深受其累。国家监委坚持完善惩戒机制、强化监督纠治、通报典型案例一体推进,赴13个省区市开展明察暗访,严查严纠“督检考”过多过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公开通报32起案例。各级监察机关共叫停、责令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报告总结了整治工作中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党中央一些惠民利民决策部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还有不小差距,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量大、面广、多发等。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报告指出,国家监委准备再用两年时间,聚焦县级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深化整治工作。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协同配合机制,增强整治工作整体性、协同性,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强化监察监督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贯通协同,合力解决工作中的堵点难点。
着力提升常态长效整治水平。健全下沉督导、明察暗访机制,完善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制度,突出加强对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的监督。推进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层监督效能。
始终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严查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破坏营商环境等问题。深化运用领导包市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攻坚突破重点案件。加大查处行贿犯罪、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力度。
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滚动式整治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突出问题。从2024年11月起,用一年时间,在全国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2025年部署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整治工作。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