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淮阴区人大:激活履职引擎 赋能代表底气

来源: “淮安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上次人大代表来走访时我提出的这个桥影响公交车通行问题,不到40天就解决了,现在到城里什么的很方便。”淮阴区徐溜镇吴江村的蒋阿姨提到这个事就特别开心,没想到自己一个老百姓的意见能被这么重视。
  用情开展主题活动,让代表与百姓双向奔赴。2024年6月,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四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了“进网格 促和谐”活动,956名人大代表共分成191个代表小组,深入社区网格,面对面倾听民声民愿,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堵心事。活动中,代表们收集问题627个,提出意见建议346条,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献策162条。8月,创新开展“履职建功促发展、专业代表在行动”活动,组建了“企、医、法、师、农、城”6个专业代表小组,结合代表专业特长,开展了35场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企代表”成功帮助亿元项目金博通矿业落地原华尔润集团,“医代表”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偏远乡村,“法代表”有效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代表们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赢得了百姓的心;主题活动的开展,也为代表们履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用活阵地平台载体,让代表履职发挥实效。2024年10月10日,在新渡口街道夏圩实践点,代表接待时有选民反映小区内集中充电点数量少,存在飞线充电或将电瓶带回家充电现象;11日召开选民议事会,协商解决方案;12日开始招标;26日车棚安装到位,开始安装充电桩,居民们拍手叫好。2024年,淮阴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务实管用”原则,指导镇街人大新建成8个各具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阵地。高家堰镇“大湖堰语”实践点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商、民事民决、民事民督,有效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徐溜镇“六和”实践点依托河长制主题公园,结合推进人大代表担任河湖长监督员工作,创新打造了全市唯一以水环境治理为主题的基层民主实践点。持续推进“与民同行”代表履职平台工作,全年召开“与民同行”座谈会50次、议政会26次,印发议政通报26期,推动解决农田水利、交通出行、物业管理等民生问题148个。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有了通道,代表们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共同为民生福祉添砖加瓦。
  用力抓好建议督办,让代表履职更有底气。“没想到办理单位对建议这么重视,没想到办理单位对建议办理这么仔细,没想到办理单位办理过程这么贴心”王从芳代表提起她提交的南昌路与母爱路拓宽的建议办理情况,直呼“三个没想到”。2024年,区人大常委会按照“提有分量、办有质效、督有力度”的工作标准,推动代表建议实现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效果高质量。省人大代表、淮阴中天钢铁王郢提出的《关于引领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列为省人代会重点建议,由省委书记牵头督办、省长领办,有效助力了关键技术攻关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2024年,坚持“政府领办、常委会督办、代表全程跟进”工作机制,对《降低物流成本,打造城市北翼现代化物流中心》《解决偏远农村小学配餐问题》等7项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代表建议开展重点督办,以点带面推动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收集的217件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见到实效,让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区人大常委会集中精力、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建议督办,极大提振了代表履职积极性。
  回首方知行渐远,登高振奋再向前。在新的赶考路上,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将锲而不舍地深耕代表工作,让人大工作的“根”深深植入人民的肥沃土壤里,全力为代表履职搭好台,有效助力淮阴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