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王琼: 当好水质安全的“眼睛” 守护一江碧水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萍
王琼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武汉市水务集团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
“我是一名水安全保护者,对比近年来原水水质的监测数据发现,长江武汉段的水质多个指标都在持续提升中,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正持续向好。”2023年9月21日,湖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召开“两代表一委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倾听武汉市党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对武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水务集团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王琼受邀参加并在座谈会上发言。

2023年12月,王琼代表(右一)在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江豚生活习性,开展水质监测工作。(代表供图)
王琼表示,近年来,水质变化了,“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回归武汉江段,频繁露脸,成群结队捕食嬉戏,这是大自然对长江水生态环境持续变好的生动回答。她建议加大对江豚保护的软硬件投入,让更多的人关爱江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要建立、完善省内的水安全机制,上下游水利、生态环境部门要数据共享、应急联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王琼从小在江边长大,对长江有着深厚感情。毕业后,她进入宗关水厂从事水质检验工作,苦练过硬的技术,成为业务带头人。她以一股“较真”的工作态度,监测长江水源地水质,关注长江水生态的变化,为自来水把好精细安全关,先后获得湖北省荆楚工匠、湖北省首席技师、武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自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王琼将工作中这股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劲头带到履职中。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她在2023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在湖北武汉大力建设‘数字江豚’平台的建议”,希望用数字技术赋能江豚等长江珍稀动物的保护,用数字手段传播生态保护理念,让江豚成为长江大保护的国家名片。
长江江豚保护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内容,“数字江豚”平台建设是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的创新实践。王琼提出的这一建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建议也得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回应和跟进办理。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相关负责人到武汉与王琼进行面对面交流,征求她对具体解决措施的意见。目前,武汉“数字江豚”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每一份来自人民的建言,都被倾听、被重视,也让我深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围绕长江江豚保护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还要继续竭尽全力,积极履职。”说起履职第一年提交的建议,王琼感触很深。
除了提交建议,王琼还积极参与到守护江豚的相关活动中。“地球是个家,怎能有我没有它(江豚)!”王琼说,2023年,她一共参与了37次保护长江江豚的公益活动,向公众讲述“数字江豚”的故事;她参加“共护长江萌主”幼小联盟活动,鼓励孩子们一起行动,守护生命长江,呵护自然生态;她还带领记者走进百年宗关水厂,讲述净两江之水、润山镇人家背后的故事,传播与江豚同饮一江水的理念。
一江碧水,不仅牵系着百姓烟火,也关乎着鱼类、鸟类等动植物的繁衍生息。2024年,王琼向全国人代会提交“将迁地保护江豚适时放归长江,促进野外种群快速恢复”等5件建议,希望通过支持实施“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国家工程”等,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期代表学习班,增强依法履职责任感,更加坚定要把人民信任扛牢担稳替人民发好声的信心;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现场见证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的神圣时刻,感受国家以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担当……履职一年多的时间,王琼步履不停,收获满满。
她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刻秉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代表作用,全力推进长江大保护,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