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小果皮撬动亿元产业

来源: “广西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陈皮柑香轻拂面,金灿柑皮映暖阳。2024年12月底,冬日正值农闲,当“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推‘海边山’高质量发展”媒体采风活动记者团一行走进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四会柑果皮交易中心,只见工人双手上下“翻飞”,熟练地把四会柑皮、肉分离,果皮均匀地分成三瓣。
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四会柑果皮交易中心
  “我早上把小孩送去幼儿园之后,就来交易中心这里打包晒干后的果皮,每天到手一两百块钱。去年我家还种了些四会柑,等过两年果树结果,也不愁销路,交易中心会收购。”在交易中心务工的那良镇那旺村脱贫户李文燕脸上的笑容比柑甜。
  李文燕和其他村民一起,在农闲时节来到交易中心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能兼顾家庭,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这里每天约有60多名工人洗果、开果、翻皮、烘干、晾晒、装袋……这些工人大多数都是那良集镇安置点的脱贫群众,每天能拿到最少100多块钱,最高的能拿到300多块。”那良镇人大代表、荣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明祥翻开记着密密麻麻数字的记账本,向记者介绍,“我们日结给员工工钱8000元左右,一年在100万元上下,有效解决了镇上群众特别是脱贫户的就业问题,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制作好的陈皮主要销往广东、福建等地,产值约800万元。一块块陈皮,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皮”。
利用手动开皮机为四会柑开果
  那良镇与越南一河之隔,山多田少,雨量充沛。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具有去腥提香、健脾开胃、理气和中等功效的陈皮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那良镇紧跟市场需求,结合本地气候、水土适宜种植四会柑的特点,大力发展四会柑种植。
  宋明祥一家都是柑果种植能手。受父亲的影响,宋明祥学的也是和种植相关的专业。他于2006年考取农技师资格证,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也是村民眼里的“田专家”“土秀才”。在柑果种植过程遇到什么困难,村民们都会找他,他总是第一时间帮助村民对果树“把脉问诊”。
  自2021年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后,宋明祥积极发挥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当好陈皮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服务员、监督员,持续为推动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宋明祥发现,随着四会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陈皮的晾晒、仓储场地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他通过那良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向镇人大建议建设那良镇陈皮仓储中心,不断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镇人大对此高度重视,积极督促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办理。
  用“一个柑”“一块皮”撬动亿元产业。据了解,现阶段,在那良镇各级人大代表的带动引领下,那良镇共有逾千户村民参与四会柑种植,发展陈皮产业干劲正足。村级集体与公司主要采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合作经营期间,以“保底分红+利润分红”作为收益分配方式。预计2024年,全镇种植柑果约3万亩,年生果产量3000万斤,陈皮产量约750吨,年产值超过1亿元,受益群众2万多人。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我们准备把那良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搬到交易中心二楼。以后,代表们离陈皮生产第一线更近了。”那良镇人大主席何明华表示,那良镇人大将继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助推陈皮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着力辐射、带动和吸纳边民留土守乡创业,为边境民族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大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目前,防城港防城区包括那良镇、扶隆镇、那梭镇、华石镇等在内的6个乡镇都种植了四会柑,种植面积逾2.6万亩。近年来,防城区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四会柑种植及加工产业,通过一块“小小的果皮”让当地群众实现“创业就在家门口”“足不出村也能就业”的梦想。村级集体经济也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有力夯实了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防城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叶侦表示,下一步,防城区人大将助力各方继续延伸四会柑产业链,不断提升陈皮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