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上杭县:代表赴圩议事听民意解民忧
近年来,福建省上杭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客家山区赶集赴圩传统习俗,在村民赴圩集中区域,设立乡村赴圩议事站,探索“1253赴圩议事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反映急难愁盼问题,为基层党和国家机关提供“原汁原味”的民声民意。
一、组建“1个架构”。推选一批参政议政能力较强、具备一定法律素养的基层人大代表、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成立“草鞋郎”民主实践先锋队,夯实赴圩议事活动“主力军”,邀请乡镇司法所、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等单位,充实赴圩议事活动“智囊团”,结合不同主题活动,灵活组织“主力军”“智囊团”参与其中,推动吸纳更广民意,汇集更多民智。
二、畅通“2个渠道”。畅通“线上+线下”渠道,推广“有事找代表”在线服务平台,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点)”叠加效应,设立“民意恳谈室”,全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三、组织“5项活动”。每逢农历三、八圩日,召开赴圩茶话会,按照“参与无门槛、内容接地气、形式不拘格”工作思路,对象开放、场地开放、话题开放,让乡亲们唱主角,畅通民意表达,汇集民情民智。召开立法征询会,运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站内+站外”“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立法建议征询活动,丰富群众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方式,努力让群众“金点子”转化成为立法建议“金钥匙”。召开民主议事会,围绕民生热点难点堵点,开展民主议事,使群众在家门口反映急难愁盼问题;设置“民声回音壁”,及时反映群众需求,反馈办理成效,助推基层治理共商共建共享。召开法治宣讲会,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等开展法治宣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以法警示”,让群众更好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召开代表联络会,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深化“代表联系月”“主任接待代表日”等活动,推行代表建议“月月办”机制,通过“提、议、推、办、示、评”六步工作法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见效。
四、落实“3大任务”。落实民情民意收集任务,才溪镇70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轮值接待群众,倾听民声民愿。实施“1253赴圩议事”机制以来,共收集处理群众需求建议70余件、人大代表意见建议40余件,这些民情民意均已转化为党委决策参考、代表议案建议和人大监督内容。落实立法信息采集任务,各基层立法联系点依托赴圩议事站,打造“一站多点”立体式基层立法联系网络,有效收集群众的立法需求以及对法律草案的修改建议。机制实施以来,先后开展法治宣讲会20余场;举办地方组织法、畜牧法、学前教育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14部国家法律草案立法征询会,征集上报意见建议568条。落实代表履职保障任务,“1253赴圩议事”机制结合乡镇人大“一年两例会”,促使乡镇重大事项决策更加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