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潜江市:推动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
2024年以来,潜江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健全完善代表建议提出、交办、承办、督办、测评工作机制,持续提高建议办结率、落实率、满意率,有效促进代表“良言”变政府“良策”,群众“期盼”成民生“实事”。
一、建章立制
一是完善服务保障制度。2024年以来,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专题培训24场次,有效促进代表建议格式规范化。同时,持续完善代表提出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协助代表了解现行政策、工作重点、突出问题和既往代表建议办理及采纳情况等,切实增强代表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是健全调研走访制度。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制定代表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年度代表履职活动,为代表提出建议做好准备。坚持以“代表行动”主题活动为统领,依托全市23个代表之家、88个代表联络站,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党委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入户访、塆台谈、现场问、“码上见”等形式,积极参与政策宣传、调查研究、执法检查、意见征集等活动2400多人次,为代表提出建议注入“源头活水”。
三是优化建议办理制度。启动市人代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修订工作,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做出全流程、系统性规定,确保建议办理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程序规范、环环相扣。建立常委会代表工委与市政府督查室周碰头、月例会、季会商工作制度,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让代表的“好声音”成为部门的“真行动”。
二、推动办理标准流程化
一是建议交办有精度。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组织代表与部门负责人见面沟通会3场,实现代表当面“交单”,部门现场“领单”。人代会后,市人大常委会迅速会同市政府对代表建议甄别、分类、征求意见,科学确定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并及时召开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会,明确办理任务、要求和时限。
二是落实承办有强度。积极推进承办单位主要领导责任落实“五个一”机制,即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一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一次、与党委沟通一次、赴现场实地调研一次、与代表见面一次,推动承办单位把代表意图研究透,把工作方案制定精,把办理路线设计准,把措施对策谋划细。今年,推行邀请代表实地察看、现场办理、共同研讨等办理方式,组织“代表+局长”面对面座谈会5场,就44件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当面交流,有效增进了理解,凝聚了共识。
三是全程督办有力度。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开展督办,并将相关情况向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组成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的8个督办小组,赴全市各区镇街道开展调研督导活动23场,并形成督办意见转市政府处理。认真梳理本届以来代表建议,就工作进展缓慢、代表多次提出、群众反映较大的12件建议,交由市政府重点办理。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分别就建议办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评,认真谋划对3件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的集中视察,并将适时听取市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三、推动办理流程信息化
一是推进群众意见“掌上提”。推出“潜江人大”微信小程序,为代表赋码并大力推进“代表码”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着力打造“网上代表家站”。小程序上线以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70多条,其中老新镇群众通过小程序反映的关于水网治理、道路升级、和美乡村建设等问题,代表深入走访调研,并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后,市政府拨付专项经费600万元,大力支持道路硬化、生活污水处理及厕改工作,极大改善群众生活品质。
二是实施代表建议“网上办”。搭建“代表建议网上办理系统”,通过建议“网上提出、网上交办、网上查询”的方式,将代表提出的所有建议内容及承办单位的答复情况依法依规全部上网公开,使承办单位和代表对建议办理进展情况进行即时查询。2024年以来,各承办、会办单位更新办理进度900多次,上传答复件、会办意见124份,代表查阅办理进度、浏览办理情况2000多人次。
三是提升办理质效“线上督”。落实限时办结制,建立“红黄灯”机制,对距离截止日期15天、30天而未提交答复的建议进行自动提示。线上对承办、会办单位的建议办理工作方案和时间表、路线图进行审核,就答复的格式、内容进行初步审核。定期对承办单位办件质效进行统计分析,准确掌握建议接收、见面沟通、办理答复等情况,并对接收迟缓、办理进度滞后等单位进行催办和指导。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