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青岛市市南区:创建“有事找代表”品牌
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紧跟党委工作部署,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做好代表工作,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以高质量的代表工作助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数字联通,为代表提供精准化、在线式服务。强化市南数字人大与市人大代表履职通、区“暖南诉办”等数字平台贯通连接。定期通过大数据分析,从群众碎片化的民生诉求中找到带有普遍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代表开展调研或者视察。升级云智库、创新云监督、拓展云履职,实施人大代表“随手拍”活动,引导代表关注民生改善小切口,发现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环境问题,代表随时拍单、人大及时派单、政府定时办单,及时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烦心事。
二是建好用好代表联络站,为代表履职提供智能化、便携式服务。强化代表联络站与立法联系点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有效提高“站点”使用效率。强化社区联络站、楼宇联络站与线上联络站互联互通,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一网统筹,将社区联络站、楼宇联络站嵌入代表履职通功能板块,让代表可以随时随地受理到来自本片区、本领域的意见建议。在辖区公园、商超、广场、街头巷尾等群众密集场所灵活设置流动代表联络站,发动代表近距离、零距离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将群众真实声音转化为代表建议,形成时时能够联系代表、处处都有联络站点、事事彰显代表担当的工作格局。
三是搭建线上学习云课堂、唱响学习赋能、提质增效主旋律。通过集中轮训、每月一讲堂、两月一讲座等形式,督促代表学理论、学法律、学行业知识,持续强化代表意识,不断提高代表阅读和审议工作报告能力。
四是创建“有事找代表”品牌,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落实“两个联系”制度,创建“有事找代表”品牌创建活动,通过品牌引领、流程再造、主题实践,持续深入开展拓展常委会联系代表深度和代表联系群众广度。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六个一”活动,即对接1个社区、结对1户困难家庭、每月参加1次接待日、每季度参加1次活动、认领1件民生微实事、加入1个网格自管会等,从而使代表能够植根群众,及时收集民意。
同时,健全有事找代表事项管理机制,建好提出、办理、落实3张清单,明确把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困扰基层的急事难事、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作为找代表事项范围,动态调度、时时更新工作台账,实现清单推进、落实清零管理。一年来,住区人大代表累计认领民生微实事763件,结对帮扶困难群众36户。
五是优化代表收集民意的处理机制。完善代表揭榜领题、参谋破题、跟踪解题工作模式,创办直达区委的《代表之声》,打通闭会期间代表建议通道,常态化受理代表闭会期间意见建议,2024年以来累计有39条代表建议以直通车形式报区委送政府。同时,优化议案建议办理流程,支持代表参与议案建议办理,持续推进代表评议部门工作。
六是以身边榜样、典型事迹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完善代表履职过程档案管理、“网格吹哨、代表报到”工作机制,有计划有安排地组织代表全部进家到站入点上网履职尽责,实施履职即时记录、即时积分、即时排名。根据履职情况,每年评选年度“金点子”建议、“最美网格代表”、“最佳履职案例”各20个,综合运用“刊、栏、网、微、端”媒体矩阵,大力宣传推广品牌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示范案例,通过讲好代表故事、树立典型榜样,为将来代表进退留转做好常态化、长效化考核基础,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