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黔江区:全面推行“三方议事”工作机制
黔江区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建立了群众代表、人大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开展议事协商,共同推动问题解决的“三方议事”工作机制,切实将代表发挥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中。
(一)基本情况。“三方议事”是在区委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具体指导,各乡镇街道依托人大代表家站点,针对群众反映提出的具体事项,组织人大代表(议事代表),群众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村、社区干部三个方面联合开展的议事协商活动。发挥人大代表家站点等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不断健全民主参与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党委领导下,群众“点单”、代表“接单”、政府“领单”模式,成为助力基层治理、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因地制宜搭平台。充分利用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结合人大代表家站点迭代升级,聚焦发挥家站点作用,在每个乡镇(街道)设立1-3个议事平台,在每个平台设立群众意见“收音壁”“回音壁”等载体,实现“民意收集全天候、民情处理加速度、民生服务零距离”。全区共建立议事平台45个,形成以代表之家为中枢,联络站为主体,联络点为补充的“三方议事”平台体系。将“三方议事”平台与基层智治体系、渝鄂边区协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乡村振兴双示范深度融合,把平台建设成听取民声、汇聚民意、发挥民智、凝聚民力的阵地。
(三)闭环管理促规范。“三方议事”以“一接二访三议四评”为核心,形成全流程工作闭环机制。“一接”即利用代表走访联系群众、进家站点接待选民、进网格和收音壁接单、“码上收”等方式,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二访”即根据所收集问题,组织代表现场走访了解、勘查调研。“三议”即组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村、社区干部开展“三方议事”活动。“四评”即定期开展议定事项办理情况“回头看”,对承办单位的办理和答复情况及时进行评价。2024年,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51条,其中“收音壁”(在家站点设置的收集群众意见的设施)收集202条。确定为“三方议事”议题167件,开展议事活动177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8件。
(四)分类处理增实效。在走访、接访等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环节,能够解释答复的,及时予以解释答复。属于乡镇(街道)办理的事项,由乡镇人大、区人大街道工委报乡镇(街道)党(工)委研究同意后,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本级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原则上在两个月内办结并将办理情况通过人大代表“回音壁”向群众公示。2024年共在“回音壁”公示办理结果156件。属于区级事权的,经乡镇(街道)党(工)委研究,由乡镇人大、区人大街道工委商请区人大代表进行深入调研,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报区人大常委会相关专工委按程序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办理落实情况每年年底向社会公开。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