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提升代表参与“三查(察)”工作质效
“代表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是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2024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三查(察)”工作,综合施策,以谋辅政,努力提升代表参与“三查(察)”工作质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精选主题、精干人员、精心准备,是决定“三查(察)”成效的关键。坚持党委点题、人大答题,始终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开展“三查(察)”;加强归口管理和请示报告,每月汇总各专工委下月“三查(察)”工作计划并报送审批;时间安排坚持紧凑连贯、提高“密度”,“三查(察)”计划批准后迅速行动、到达点位马上展开、工作结束就形成报告初稿,确保第一时间反馈成果;人员组成坚持实用精干、专业对口,以7-9人为限,一人分饰“多角”,既当强将也当精兵;坚持上下通气、协同联动,把“三查(察)”作为联系沟通基层的重要渠道,增强“研”的意图,确保上下一心、同力同向;坚持行前学习,全面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全国各地已有经验及全疆基本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原则使用代表资源,尽可能扩大代表参与面,参加“三查(察)”工作的代表优先参加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议题审议,既为代表履职提供机会,同时助力提高“三查(察)”质效。
(二)坚持点面结合。不断拓宽“三查(察)”信息来源渠道,把详细、全面的信息搜集上来,着力通过点上情况反映面上工作。采取大部队实地察看、小部队随机摸排的方式,把明察和暗访结合起来;广泛采用电子政务平台、VR全景展示、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迅速、直观地获取信息,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既听取当地领导干部介绍“面”上工作,也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了解“点”上情况,把重点介绍和广泛了解结合起来;坚决减少当地干部陪同,要求与“三查(察)”主题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部门尽量回避,让基层干部群众、各类市场主体和服务管理对象畅所欲言,把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多倾听基层代表反映的情况,多分析基层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既搞清权责边界,也不回避矛盾,把厘清责任和落实责任结合起来。
(三)实现一举多果。注重统筹阶段工作安排,根据常委会审议议题和年度工作计划,相对集中开展“三查(察)”工作,减少对基层工作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对地点相近、主题相似的“三查(察)”工作进行合并,立法调研的同时可以同步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的同时可以开展代表议案办理工作,放大工作成效;制定“三查(察)”工作方案时,有意识地将相关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家室站”所在地点列入行程,在完成“三查(察)”任务的同时,充分了解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家室站”的作用发挥情况,实现一举多得;利用“三查(察)”契机,开展南北疆代表视察交流活动,增加代表对全疆情况的了解,代表议案建议更具全疆视野和全局思考;“三查(察)”工作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重点调查“三查(察)”过程中落实基层减负各项措施情况,让“三查(察)”效果不仅体现在“三查(察)”报告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上,也体现在对基层的态度和作风上。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