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石狮:代表履职助推废弃矿山变金山银山
通讯员 叶忠惠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赵祯祺
天蓝地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正在福建省石狮市徐徐铺展。近年来,在开展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实践中,石狮市人大代表积极作为,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推石狮探索走出一条废弃矿山变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石狮市花岗岩储量丰富,但长期进行花岗岩开采加工,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留下了一个个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
长期关注矿山修复工作的石狮市人大代表吴清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调研中了解到,截至2022年12月,石狮全境有废弃矿山179处,占地面积约3460亩,影响面积5000多亩。“放眼望去,大量暴露在山野的废弃矿坑,犹如一块块刺眼的伤疤,不仅破坏山体环境景观,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人民群众要求修复治理矿山的呼声很高。”吴清民说。
民有所呼,代表有所应。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矿山修复治理,全力恢复保护自然环境,变废弃矿山为金山银山,是石狮市人大代表履职的重点,也是石狮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心。
2023年以来,石狮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全市各代表活动组结合听取政府“环保专项工作报告”的契机,加强对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和矿山修复治理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们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实地调研,主动走访政府职能部门,准确掌握矿山修复治理真实情况,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永宁虎头山废弃采石场”“加快开发峡谷旅游路废弃石窟群”等数十条意见建议。其中,王春长代表领衔提出的“加快推进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的建议”被常委会确立为年度重点督办建议。
与此同时,石狮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督促政府尽快开展矿山资源普查,将未整治和整治不到位的矿山登记造册,明确业主和整治责任单位,限期完成修复治理,并将相关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
石狮市人大常委会还以重点建议督办为抓手,督促政府编制《石狮市废弃石窟环境治理规划》、制定《石狮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案(2021—2030年)》,确保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在石狮市委统一领导下,按“规划”、依“方案”有序推进。
在此过程中,石狮市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建议督办,提出许多高质量的审议意见,为相关部门开展矿山修复治理工作提供了“金点子”。例如,吴清民等代表结合参加海岸带规划建设工作视察和《石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审查提出意见:“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工作思路,将矿山修复保护、城市公园建设管理、文旅产业开发等工作相结合,共同推进,最大限度地促进文旅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他进一步指出,宝盖山石窟公园、石狮体育公园、花海谷公园、学府公园、将军山军事公园等文旅设施都是因地制宜利用废弃矿山修建起来的,成为石狮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和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此外,邱建雄代表建议“加快永宁蜂内山废弃石窟开发步伐”,许自辉代表建议“要提高青莲废弃矿坑治理效能”,蔡祥山代表建议“提升矿山修复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这些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议意见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开出对策“良方”。
截至今年6月,石狮全境共启动废弃矿山修复治理59处,分别完成峡谷旅游路、青山工业区等32处大型废弃矿坑治理工作,治理面积达1253.77亩,因地制宜建成飞灰填埋场和一批石窟公园、城市漫道、生态绿地等公益项目。其中,位于青莲村和溪前村(青山工业园区)的废弃矿坑已完成填土平整和生态修复。矿坑修复治理新增的土地,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企业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
代表们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法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助力加快推进石狮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为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