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慈溪市:构建代表建议全周期管理闭环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近年来,宁波市慈溪市人大常委会构建代表建议全周期管理闭环,代表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
  (一)严把关口,确保建议提出质量。一是把好前期调研关。依托651个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点、选民之家全覆盖站点阵地,统筹集中视察调研和专题走访调研,常态化引导代表闭会期间关注民生、了解民情、收集民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做实建议撰写前期准备。加强代表培训,通过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代表综合履职能力。二是把好会前合议关。市人大代表小组对拟在大会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进行合议,“一事一议”,确保所提建议有情况分析、有对策建议、有可操作性,为后续办理工作夯实基础。三是把好统一审定关。议案建议审查委员会坚持控量和提质并举,认真把控人代会会前、会中、会后环节。会前,提前介入审查;会中专题召开集中审查会议,了解代表建议最新情况;闭会期间常态化参与建议督办工作,做好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审查。同时,强化统计分析,每年开展代表建议提出情况和办理情况分析。
  (二)加强督办,提高建议办理质量。一是做细面上督办。每年6月赴承办建议较多单位进行上门督办,严控办理进度,规范办理程序,明确质量要求。邀请代表进部门共同参与办理。督促政府组成部门制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办法,组织开展建议办理规定专题培训。二是做精对口督办。构建代表工委牵头、各专工委协同督办工作机制,每年6月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各专工委关于代表建议督办情况的汇报。结合代表主题活动、视察调研、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检查、部门进站等活动,通过上门督办、对接沟通等形式,充分了解对口联系部门的办理情况,与办理单位共同研究对策措施。针对对口重点督办建议,各专工委加强与市政府办的联系和跟踪监督,确保重点建议办实办好。三是做实重点督办。紧盯代表重复反映的问题以及综合性较强的代表建议,将重点件督办拓展为重点类督办,推动重点督办从关注“一件”转向覆盖“一类”。每年确定若干方面建议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类”督办建议,通过人大督办领导、政府领办领导、领衔代表共同参加座谈会的方式,听取重点建议办理情况汇报。2023年,推动解决了新市民服务管理、经济稳进提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村卫生室能力提升等一批党委关心、群众关切的重点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四是做深滚动督办。全面梳理历年建议,通过承办单位自查、代表核查、反馈落实等方式,跟踪问效上届以来的重复建议办理情况,推动解决代表和群众持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承诺事项“回头看”,对本届以来B类答复件承诺事项,落实台账管理,按年度条目式汇总办理情况,推动问题解决落实。五是做新联动督办。强化党委、人大、政府联动,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时,邀请市委和各镇(街道)党委主要领导参加。在听取建议办理报告的同时,每年选取2-3个市级部门作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专项报告,一届内实现承办建议较多单位全覆盖。本届已有5个部门完成专项报告。
  (三)开展测评,严格办理绩效评价。一是全面测评。针对代表建议办理程序、办文质量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梳理常见问题,形成代表建议主(协)办件部门自评表,通过承办单位逐件自查、代表工委逐件评估,确保建议办理程序符合要求、答复实事求是。加强对不满意建议的跟踪督办,逐一提出督办意见,督促相关单位再次办理。对再次办理后仍不满意的,组织相关专工委开展评估。二是专项测评。制定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听取和审议市级部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报告的实施方案,明确在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后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项目分为总体评价和分项测评,分项主要包括重视程度、规范情况和办理结果等3个方面,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开展评价,测评结果当场公布。三是靶向测评。将议案建议系统与宁波人大数字平台贯通对接,实现代表建议办理进度实时呈现,办理反馈意见实时评价。每年7月,组织全体代表对领衔提出的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反馈评价,对每件建议分别从代表面商对象、协商形式、问题解决情况、意见采纳情况、办理工作满意度、办理结果满意度等6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情况作为代表工委全面评估的重要参考,在代表建议督办情况报告中予以体现。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