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
2024年以来,河南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大常委会集中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通过加强平台建设、亮出职责形象,完善制度机制、评出活力担当,推行一线比拼、争当先锋表率,不断推动人大代表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
一、建好用好站点室
按照“高标准建、数智化联、常态化用”工作思路,构建“线上+线下”“固定+流动”“接待+活动”模式,推动代表把身份亮到选区、形象亮到基层。一是把身份职责亮在线下。发挥12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和6个省市星级代表联络站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街道一特色”“一站一品牌”。将全区315名三级人大代表和763名居民议事代表就近编入站点,固定每周三为代表接待日,在代表联络站设立代表履职区域图和公示栏,把代表的接访计划向选民公开,发放代表联系卡,确保每周都有代表进站,每名代表每季度至少进站活动一次。二是把实绩形象亮在线上。加强“智慧人大”平台建设,推行代表专属二维码,群众微信扫码,让代表信息、履职动态、建议办理等内容一码直达。西大街街道人大工委云视讯展示宣传、云留言线上接访、云评议全面监督;城东路街道开发“城心办”小程序,打造“一楼一代表”特色应用;航东代表联络站筹建“代表有话说”直播室,围绕群众关切进行研讨播报,更好地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
二、完善代表履职管理制度
一是测评察不足,培训提动力。组织代表进行知识测评,制定代表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分批组织代表参加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等,在愚公移山干部学院等举办履职培训班,培训代表380人次。二是考评压担子,纪实注活力。印发代表履职情况记录簿,建立代表“一人一档”履职档案,将代表出席会议、提出建议、参加学习培训、联系接待群众、参加主题活动及社会公益等内容,全面详实记录。推行代表履职百分制量化考评,定期将代表出勤情况、履职情况通报公示。编印《印迹》优秀人大代表风采集,以身边事迹带动身边人。三是述评解难题,问政强效力。坚持市人大代表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区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接受评议。创新开展“局长进站”“站点问政”,组织人大代表和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接待选民群众,现场听取群众堵点难点问题,事后依法处理。
三、争当先锋表率
一是重点督导在一线,争当政策宣传员。围绕全区保交楼、管城经开区建设、辖区公共卫生服务提升等,分批邀请50多名人大代表常态化参与督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紧盯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遴选12名人大代表担任经济发展联络员,跟进建言献策。结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邀请30名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广泛宣传省养老服务条例等内容。二是调查研究在一线,争当民情联络员。每年下发调查研究活动通知,编列经济、城建城管、民生、体制机制等4大类70多个备选课题,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小板凳恳谈会”“接待选民日”、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评选汇编优秀调研成果集,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三是督办落实在一线,争当工作监督员。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领衔督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保交楼等3个重点建议,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督促代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指导12个街道召开居民议事会议,票选130件民生实事项目,组建联动监督小组,将“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四是服务发展在一线,争当产业服务员。依托代表专业特长和专业优势,打造一批行业特色代表联络站。在企业集中的裕鸿楼宇商圈,打造服务564家企业4000多名员工的“楼宇社区代表联络站”;在火车站商圈专属党建网格,建立服装行业代表联络站,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发挥“人大代表+网格员”联动优势,推动火车站传统商贸行业转型升级。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