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坍小院里的人大记忆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70年栉风沐雨,70年赓续前行。
  拨开历史厚重的帷幕,位于国家传统村落——盐城市射阳县“新潮九队老农庄”内“新坍人大小院”,翔实的图文和实物全面展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新坍的历史渊源。
  时间刻度上的新坍人大
  选举有了民主的意义——
  1943年,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把乡选作为工作重点,颁布《盐阜区乡政府组织法》,确定以乡为单位实行民主选举干部,明确男女享有同样民主权利。1946年10月,新坍区长安乡在组织民主选举时,采取了“丢豆子选举”的方式选举乡长、副乡长、中队长和财粮员。当时,针对识字的人不多,无法填写选票,只能口头提名产生候选人。选举时,在候选人背后放上垫了棉花的碗,选举人赞成谁就丢入一粒豆子,最后以得豆多者当选。
  1953年4月,新坍区首次实行普选代表,时称普选。全区10个乡,划为90多个选区。凡有选举权的人均发给选民登记证(简称选民证)。1956年8月,新坍境内进行第二次选举,通过审查选民资格,对之前没有罪恶行为后来表现又好的“四类”分子摘掉帽子,给予选举权,结果有80%的“四类”分子有了选举权。
  新坍人大工作正式起步——
  1958年至1965年,新坍又先后选举召开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民代表大会。1995年和1998年,射阳县人大常委会两次将新坍作为人大换届试点乡。2001年秋,新坍被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试点镇,为全省乡镇人大换届选举提供了成熟的经验与做法,特别是在选民登记阶段设立选民登记站、在投票选举阶段设立投票站等一些新的做法,得到了上级人大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2002年1月,新坍镇召开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其间,全省各市人大选举办负责人到场观摩大会报告及审议发言。同年2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敬忠专程到新坍镇视察,称赞新坍是老典型、新成绩,乡镇人大工作有特色。
  2022年,在射阳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下,新坍镇人大对新潮九队的老队房进行了原貌修复,并将这里布置命名为“新坍人大小院”。内容以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坍的实践,以大量的档案资料、照片和物件等,从基层人大和代表的视角,透视百年来我国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践进程和新坍人大的发展状况,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新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又是对现实的殷切期待。
  见证民主进程的新坍人
  提到新坍人大,“巴一恺”这个名字就不得不说,对上个世纪的射阳人而言,可谓家喻户晓。这位上过淮海战役前线的老党员曾经带领新潮九队群众战天斗地,使盐碱地变成“粮棉仓”,创造惊人的“产粮奇迹”;曾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委员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人民行使职权;还曾接受过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当面聆听过周恩来总理的报告,出席过全国科技大会,从邓小平手中接过全国劳动模范奖章……这些往事烙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在向我们娓娓道来。
  1977年,巴一恺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978年,巴一恺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82宪法”和组织法,规定“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三年”。在这次会议上,新潮老书记巴一恺参与了宪法的修订。
  任期五年间,他先后37次前往北京,向大会提交了10多件议案、30多条建议,涉及苏北棉纺业发展、里下河地区排水、黄海滩涂开发等多方面问题,对改变苏北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巴一恺说:“是党和人民的信任,让我走进人民大会堂,要说荣誉那是全县百万人民的荣誉,要说地位那是新中国提髙了农民的地位。”
  始建于1960年新潮九队的老队房,当年巴一恺和新潮九队的干部就在这里办公,现如今这里就是按照当年的办公场景进行复刻的,办公桌是当年使用过的,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对“新坍人大小院”的建设,巴一恺说:“有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展览,我多年收集的珍贵红色文物终于可以‘活起来’了。”
  “战长滩”精神的传承
  历史流光照亮当下,红色精神鼓舞人心。为了发扬老党员、老代表巴一恺和新潮九队不畏艰难、大战长滩的精神,在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新坍镇人大将“战长滩”精神概括为16个字的内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一心向党、干群同心、不畏艰难、敢闯敢干。
  2022年,在射阳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指导下,新坍镇在人大小院西边的两间房屋设立“战长滩”精神传承人大代表联系点,联系点致力传承“战长滩”精神,通过开展“我是巴老传承人”活动,组织单位、学校等进行“战长滩”精神宣讲、“巴老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等活动,把联系点和红色传承结合起来,推动联系点功能从服务选民向培树典型、引领选民延伸,不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生动地在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如今,新坍镇的各级人大代表继续传承“战长滩”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聚焦发展高质量,勇当五个排头兵。
  “‘老代表’巴一恺不甘贫穷、不畏艰苦,带领群众肩挑车推、平整土地,在盐碱滩上创造的‘战长滩’精神,已成为各级人大代表弘扬传承、履职尽责的动力之源。”新坍镇人大代表、新潮村党委书记刘爱军牵头为村集体流转1850亩土地,成立“双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粮食种植规模化、生产技术机械化;盐城市人大代表、射阳县沈氏农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祥容致力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示范带动群众建立2000亩“富硒大米”种植基地,带动农民亩均增收500元以上,被多部门表彰为“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
  在新坍的历史长河中,探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探索符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曲折和艰辛,亟需我们倍加珍惜,切实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