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奉贤:“双融双促”推动基层参与立法
通讯员 钱引芳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维炜
走进上海市奉贤区在基层设立的人大代表“家站点”,人们会发现一块牌匾十分醒目——“奉贤区人大常委会立法信息采集点”。近年来,奉贤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创新,在全市率先构建了立法信息采集点与人大代表“家站点”“双融双促”机制,通过阵地融合促进资源共享,通过功能融合促进工作实效,打造出一个集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的“一站式”便民点,找到了群众参与立法修法、政府部门倾听社情民意、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最佳结合点,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奉贤样本。
制度机制引领规范化建设
“‘双融双促’工作机制是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在深入学习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过程中探索出来的,目的是更好参与上海地方立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更广泛吸纳人民群众良谋善策。”奉贤区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王玉玮说。
自2020年4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奉贤区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奉贤区人大常委会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立法,制定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本区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格局的意见》,明确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区人大各专工委、街镇人大等的职责任务,提出在各街镇建立区人大常委会立法信息采集点,首批确立了15个采集点。随后又及时出台《立法信息采集点工作指引》、《关于立法信息采集点与人大代表“家站点”“双融双促”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拓展功能。
为推进有序融合扩点,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分多路深入各街镇走访调研,及时发布工作提示,就铭牌、上墙展示内容、工作记录手册等进行指导。截至目前,立法信息采集点由原先的15个扩建至107个,实现了辐射全区、兼顾行业和专业特点的网格化布阵。
代表总动员打开参与立法新局面
立法信息采集点与人大代表“家站点”相融合,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代表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岗位特点,发挥联系选民优势,积极参与立法调研、意见建议征询等。
2023年10月,奉贤区人大常委会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发出的关于征集2024年度立法计划建议项目的通知后,通过各街镇人大发动各点位上的人大代表采集建议。
其中,“关于修改《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建议呼声很高。”区人大代表张静作为采集点负责人说,“平时我接待选民时,关于犬患治理问题的反映比较多。”
人大代表到“家站点”接待选民为立法信息采集打开了民意反映的窗口。通过人大代表在点位上的履职,奉贤人大将听取立法意见建议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毛细血管”,已对《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草案)》、《上海市种子条例(草案)》等开展意见征集,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立法修法的权利。
基层实践丰富机制内涵
立法信息采集点与人大代表“家站点”相融合使得开展活动有了主阵地,立法信息采集点从以参与立法为核心,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不断延伸。
奉贤海湾镇海兴社区、云樱社区是最早实现立法信息采集点与人大代表“家站点”相融合的点位,近期,他们就《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分别开展了以“心中有‘爱’,‘卫’来可期” “保‘卫’健康,‘樱’为有你”为主题的立法意见征询会,共收集到40余条意见建议。
奉贤南桥镇六墩村是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就建在农民宅基客堂间。镇人大代表瞿东说:“在宅基客堂间的‘长凳夜话’是农民参与议事最常见的方式,镇人大在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执法检查中,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
奉贤金汇镇汇苑社区点位是建在动迁居民集聚的大型社区家门口的阵地,该点位组建了人大代表宣讲团,精心编排傣话法治文艺作品进行普法宣传。奉贤西渡街道依托区人大代表沈丹丹、蔡玉红以巧妙构思的泥塑手工、土布艺术、反诈飞行棋、情景剧本等创新普法宣教,让基层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法治意识。这些点位面向不同主体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赋能增效1+1>2的预期目标。
“双融双促”联系点,作为奉贤区人大推进参与地方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来,奉贤区人大还将持续做深做实“双融双促”机制,打造奉贤“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色品牌。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