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市人大代表全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
在重庆市合川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2名市人大代表作口头履职报告,4名市人大代表作书面履职报告,其中1人为该区区委主要领导。这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两联一述”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拓展人大代表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一、落实“两个联系”要求,全面建立“两联一述”工作机制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两联一述”工作的意见,推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代表、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有序安排市人大代表定期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本届继续坚持实施这一制度,安排75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185名基层代表,每年联系活动不少于2次。搭建全国人大代表联系市人大代表联系组、市人大代表联系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基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有效机制。规定直接选举的代表相对固定联系群众不少于5人,间接选举的代表相对固定联系基层代表不少于3人,要求每月至少联系1次,全年代表参与全覆盖。同时,组织市人大代表以口头述职为主、书面述职相结合的方式,在区县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述职,届内每名代表至少述职1次。
围绕“两联一述”,市级国家机关和各区县人大结合实际,积极完善形式、丰富内容,推动贯彻“两个联系”要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常委会领导轮流走访联系基层人大代表;深入开展市人大代表分片区活动,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市监委、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落实特约监督员机制,主动加强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黔江区建立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代表小组、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三联”机制,江北区推进人大代表联系民情联络员、选民监督员并建立民情视频连线的“两员一线”模式,九龙坡区在“两联一述”基础上加强党员人大代表对非党员人大代表的联系,城口县建立人大机关与25个代表小组、159名基层代表的固定联系制度。
二、建好用好代表家站,搭建“两联一述”有效载体
目前,全市建成9900多个代表之家(站、点),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代表活动编组、代表工作和居住地等因素,将四级人大代表统一编入家站,公开代表信息和联系方式,定期接待人民群众。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进驻黔江区、石柱县、垫江县的代表家站,积极宣讲“两会”精神,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收集代表建议素材,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工作。
202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完善制度机制,推动代表之家(站、点)数字化赋能、标准化运行、智能化管理,明确执行“基本配置规范化、年度计划定量化、活动形式多样化、问题处理清单化、日常管理智能化、品牌打造特色化”标准,发挥好“宣传站、连心桥、民意窗、监督岗、服务厅”作用。在此基础上,市和区县建设统一联网的数据管理舱,为代表家站点赋“代表码”,在代表履职场所赋“履职码”,以数字化方式增强工作质效。2023年,市人大代表接待群众1.2万人次,收集群众意见6757条,提出代表意见建议795件,帮助群众办好事实事1844件等。
三、强化代表接受监督意识,推动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全覆盖
市人大常委会加强设计,推动区县制定市人大代表联系组述职总体安排,列出年度计划,确保市人大代表届内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全覆盖。区县结合实际,以务实举措推动代表述职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合川区党委主要领导带头述职,起到良好示范作用;沙坪坝区、渝北区重点安排从事改革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卫生等行业的一线代表述职,充分发挥行业带头作用;江津区在听取述职报告基础上,开展了满意度测评;酉阳县不仅组织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还组织代表深入群众进行述职,着力提升群众感知度。
市五届人大期间,市人大代表述职率为100%。其中在区县人代会上述职96名、占11.65%,向区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述职705名、占85.55%,奉节县23名市人大代表先向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口头述职、再在县人代会上书面述职,占2.8%。换届以来,全市38个区县均制定市六届人大代表述职安排,目前有97名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通过述职,推动代表密切联系原选举单位,不断增强使命意识,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好履行代表职务。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