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漯河市:发挥代表小组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漯河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小组建设作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代表小组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中的作用,更好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一、科学有效划分小组
  一是以块为主建立区域小组。按照“就近就地、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将全市五级代表编成327个小组。其中,省级代表小组2个、市级代表小组24个、县区乡镇代表小组301个。指导各小组健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联系群众等工作制度,明确要求每个代表小组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至少撰写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2件以上有分量的议案建议。二是以条为主建立专业小组。按照“专业相近、相对集中、协调互动”的原则,发挥人大代表智力集中、人才荟萃的优势,分别组建财经预算、城建环保等6类、15个专业代表小组,重点围绕助推乡村振兴、提升城市内涵、推进绿色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近年来,先后有220多条意见建议被地方立法和监督工作吸收,4篇调研成果进入市委政府决策程序。三是以链为主建立特色小组。为进一步发挥代表中致富带头人、产业领路人的作用,指导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因地制宜,将代表小组建在产业链上,设立商贸物流、养殖、木业、蔬菜等16个特色代表小组,各代表小组立足专业领域优势,聚力产业发展,组织开展视察调研120多次,提出的用好资源优势加快食品产业发展、以产业支撑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等建议,助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带动周边群众在产业链上致富。
  二、丰富拓展实践活动
  坚持上下联动,以不同主题活动引领代表小组高质高效发挥作用。一是持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活动。2023年以来,以聚民意、惠民生为主题,深化开展人大代表“大调研、大走访、大联系”活动,全市4926名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先后开展集体视察调研120多次,走访联系选民群众20000多人次,收集整理、分类合并、研处报送各类意见建议5280多条。活动中,代表小组既关注个性问题的解决,又加强共性问题的思考,先后形成加快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培育、促进新型物流业发展等20多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深入开展代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印发主题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学习交流和召开现场推进会等形式,组织引导代表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争当产业发展的引路人、扶危济困的热心人、有效治理的带头人、文明新风的传播人。精选30名社会责任感强、有专业特长的人大代表对口联系帮扶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15个村居,对接产业项目,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帮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三是常态化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活动。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依托代表小组,组织各级代表进行基层走访、社会调研,常态化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线索征集,通过面对面与群众现场交流,以及社会各界群众来信、网上留言等方式,共收集到意见建议2284条,经梳理汇总和综合把关,形成民生实事项目线索565条进入备选项目库,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更加贴近民意、符合民需。
  三、健全完善保障机制
  一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指导各县区人大常委会统一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增配5-7人专职工作人员,加强人大代表服务联系工作。同时,每年召开代表小组工作会议,进行经验交流,安排履职优秀的代表小组组长“零距离”传帮带,推动代表小组工作水平提升。二是建立健全建议督办机制。把代表小组活动与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相关专业代表小组、建议承办单位和领衔代表参加的“五方协商”工作机制,代表小组全程参与督办。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建议办理工作汇报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前,充分吸纳代表小组意见建议,切实推动问题解决率和代表群众满意率“双提升”。三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对代表小组和所属人大代表的检查、考核、奖惩、评价工作,统一设计代表履职登记簿,做到“一人一档”,开发网上代表履职评价模块,实行代表小组及所属人大代表履职档案登记积分制度,分五大项23小项进行登记积分,实时记录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尽责、参加活动的轨迹,通过网络平台快速完成代表履职登记、申报、公开、档案管理。此外,要求每年年底由代表小组组长和选举单位写出评价意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进行抽查,以适当方式向代表通报履职情况,并作为评选先进代表小组等重要依据。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