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江津区:人大代表进网格 履职嵌入促治理
江津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区委基层治理部署要求,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进网格,将代表作用发挥嵌入基层治理实践中,走深走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津实践。
(一)代表下沉网格,将民主“根系”扎根基层一线。一是搭建平台。采取延伸设置、功能拓展、完善体系的方式,搭建代表联系群众的“家站点”三级履职网络。在每个镇街设区人大代表之家1个,以村社为单位设家站303个,以基层治理网格为单元设民情联络点若干。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网格制度,每位人大代表至少联系1个网格,到网格报到,参与治理活动。二是融合力量。为代表履职配助手,选聘民情信息员1000多名,民主推荐协商确定街道议事代表232名,人大代表固定联系民情信息员和街道议事代表,实现民意汇集全时段、零距离。三是培育品牌。打造代表联系群众品牌,代表联系群众阵地更加便捷灵活。鼎山街道建立网格“聆厅”136个,组织人大代表及民情信息员到“聆厅”宣讲、议事、接待群众。圣泉街道建立20个网格“代表议事厅”,延伸服务半径至133个网格和3000多个微网格。
(二)代表依托网格有效开展民主协商。一是履职嵌入。通过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作出相关决议,开展以“走基层、访民情、连民心、促治理”为主题的“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等,集中力量织密联系网络,组织人大代表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展现担当作为。二是畅通信息。建好“家站点”三级信息互通矩阵,形成“民情信息员、议事代表、网格员自下而上收集反映民情民意,人大代表全流程参加问题解决,区镇人大自上而下监督问题解决”的有效机制,以“小切口”闭环式在“家站点”平台上展开。三是民主议事。在镇街、村社、网格三级党组织的召集下,人大代表依托“家站点”参与基层治理,把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贯穿于民主协商、民主议事、民主监督全过程。2023年,全区五个街道人大代表参与治理活动1000多次,参与议事协商500多场次,提出书面代表建议141件。
(三)代表依法履职回应民生关切。一是着眼“规矩”夯基础。针对收集的问题,人大代表定期组织群众共商共议,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共同遵守、自我管理。二是立足“宣传”见行动。在常态化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宣讲中,各镇街涌现出代表“快板小分队”“法律宣讲团”等队伍和品牌,引导群众依法自治取得新成效。三是紧盯“满意”做文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立了分级分类处理机制和“发现、分析、解决、评价、反馈”的全过程闭环机制,提高代表和群众的满意度,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成效不断显现。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